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微軟可能推出Albany與Google Docs抗衡

媒體引用消息來源猜測Albany專案可能是微軟家用軟體產品的線上版,用來與Google Docs抗衡。

國外媒體近日相繼披露先前測試微軟Office及OneCare的工程師在上周接到微軟的封閉測試邀請函,進行Albany專案測試,媒體引用消息來源猜測Albany專案可能是微軟家用軟體產品的線上版,用來與Google Docs抗衡。

PC World引述消息來源指出,整合各種微軟低階套裝軟體的Albany最終也會上架銷售。Albany是由Office、Office Live Workspaces、Windows Live OneCare以及Windows Live 等軟體組成。

其中,Windows Live OneCare為資安產品,Office Live Workspace則是微軟在去年第四季發表的線上文件儲存及分享服務。

媒體也推測,所整合的Office比較可能是屬低價的家用暨學生版。該版本Office含有Word、Excel及PowerPoint等應用程式。

Google近年來推出免費的Google Docs及Google Apps,提供線上代管的文字、試算表及簡報編輯工具,並且頗受歡迎。Albany專案可能是微軟一方面為了競爭,另一方面也實現了該公司軟體加服務(software plus service)的願景而試驗的產品。

微軟坦承正在進行Albany專案測試,但不願說明該專案的內容。(編譯/陳曉莉)

================================================================
最新主題:

[下載]MercuryBoard1.1.7繁體中文 (hanklu)
3/30 處理器新聞與文章 - 低價電腦全球出頭 Atom價格可以到多低? (guruchin)
ArgoUML之簡介與操作示範 (271080)
物件導向Javascript - what is this (fillano)
墾丁春天音樂季~4456春吶登場-CoolBid購物情報-2008-03-28 (mrjones)
由Google的專利清單推測PageRank的演算因素 (5min)
兼容「目標管理」與「執行效率」的時間管理術—心得篇 (Kenming)
請介紹一下您們網頁設計中融入SEO及網路行銷理念的好處是什麼? (wangysj001)
【Gogrok】IT人員必備聖品,teamwork或是面對客戶都更容易! (plus318)
PGP 全硬碟及USB隨身碟資料加密 (pgp)
『頭戴式螢幕』電玩專屬螢幕 -- 商場撿便宜中 (urainbow)
好久不見~~ (ferrari)
問神提早回家,得以接到何老師電話,共商大樓管理事宜 (duan22)
2008 Taipei Computex --- Skype Enterprise Series Product (zipcom)
專屬IT技術的園地-點部落 誠摯的邀請您參與 (dotjum)
無線網際網路的產業巨變(三)Nokia 的策略 (digitalwall)
Free Utility -- DriveImage XML (ataru)
學習Python 程式語言 (alexch59)
數位相框結合靈骨塔 (cenhhh)
Google和Microsoft提供你公司專屬Domain的郵件服務(無價) (mygoca)
HP 2600 Toner chip resetter (blueeratw)
Yahoo!奇摩行動搜尋:輕鬆看股票、查天氣、找旅遊 (mashow)
《人 (courenao)
使用「iThome部落格」在「iT邦幫忙」秀圖 (ithelp)
IT邦幫忙 (mayshih)
JNI 與 GCC 的 UnsatisfiedLinkError 問題解決了, 真是幸運! (topatis)
高手談做程序員的基本原則 (flynetcn)
AJAX 範本 (aqr199)
必需知道的飲茶小知識 (health)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微軟Hyper-V低價搶進,伺服器虛擬化三強鼎立

微軟新一代虛擬化技術Hyper-V,正式版於7月推出,不但走向半虛擬化,授權費更是低廉,只要再加1千元就可以擁有虛擬化技術,將衝擊中低階虛擬化市場。

隨著微軟推出內建Hyper-V虛擬化技術的Windows Server 2008,虛擬化市場三強鼎立的局勢已然成形,VMware、微軟及XenSource將以各自不同的優勢,在虛擬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微軟以低價策略推動Hyper-V虛擬化技術,將會開始衝擊市場版圖。

在虛擬化技術領域,VMware長久以來獨占鰲頭,一直是虛擬化技術的領導廠商。近來被Citrix併購的XenSource,則是以開放原碼的策略,在Linux平臺占有一席之地。而微軟,則是如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在Windows Server 2008發表會上所言,微軟目前並不是伺服器虛擬化的領導廠商,但他對於虛擬化有極大的企圖,Steve Ballmer指出,目前虛擬化規模只有5%~7%,應該是讓90%~100%的伺服器都能執行虛擬化。

微軟低價策略 將衝擊中低階虛擬化市場



微軟新一代虛擬化技術Hyper-V,採取與VMware及Xen相同的半虛擬化技術,目前釋出的版本已可做到虛擬機器的叢集運算架構,但是虛擬機器線上移轉的功能,目前微軟還不及VMware的VMotion。不過,微軟將以低價策略搶攻市場,微軟大型企業業務暨經銷事業群專案技術部專案技術副理周伯彥說:「VMware授權費太高,價格將是Hyper-V拓展市場的利器。」

目前VMware的虛擬化軟體授權費最少都是以2顆處理器來計價,以最新版本VI3.5為例,從入門至高階分別有Foundation、Standard與Enterprise三個版本,不含稅建議售價分別為77,000元、181,200與347,900元。其中以下版本Foundation、Standard不含VMotion功能,選購則必須要再加20多萬元。




微軟則是針對Windows Server 2008標準版、企業版與資料中心版,各推出內建Hyper-V,以及不含Hyper-V的版本,而內建Hyper-V的版本則只要再加28美元,等同於「只要多花1千元就可以有虛擬化的環境。」周伯彥說。

Windows Server 2008的售價將與前一代Windows Server 2003差異不遠,以Windows 2003 Server標準版再加5個Client數,售價為36,890元,若再加上1千元的Hyper-V技術,就要花費37,890元。

在虛擬機器授權費方面,Windows Server 2008標準版與企業版,將分別包含1個與4個虛擬作業系統的授權。而資料中心版本的虛擬作業系統數量則不受限,並且還包含支援多核心處理器與虛擬機器轉移功能。在管理軟體方面,Hyper-V內建簡易的虛擬化管理介面,但只能看到單臺實體伺服器中的虛擬機器,微軟也推出類似VMware VirtualCenter的管理工具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SCVMM),售價為3萬元。周伯彥說:「Hyper-V的計價模式將對VMware的市場衝擊最大。」

VMware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張振倫則說:「虛擬化是基礎架構,微軟的低價策略仍難以撼動VMware的市場地位。」目前VMware全球的用戶中,虛擬化的應用不再是測試與OA環境的應用,根據VMware的統計,有68%的使用者用於生產應用,有53%的用戶用於資料庫的應用,有越來越多的VMware用戶將虛擬化環境用於企業關鍵應用,
IDC企業應用分析師葉育霖表示,雖然短期內VMware市場龍頭的地位還很難撼動,憑藉技術上的頜先,VMware未來仍將占據虛擬化的高階市場,而Hyper-V可望搶占虛擬化市場的中低階用戶。

他進一步表示,Hyper-V更重要的是帶動整體虛擬化市場的蓬勃,對於從未使用或是沒聽過虛擬化技術的企業用戶,可能會因為價格便宜而購買搭載Hyper-V的作業系統,雖然短期內這些企業用戶並不會使用虛擬化技術,但未來如果有需求時,Hyper-V將是這些企業用戶的首要選擇。

對於目前在使用VMware免費版虛擬化軟體的研華公司而言,研華公司資訊處副理林信宏說:「Hyper-V只要再加1千元,幾乎等於是免費,對於研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他說,VMware免費版軟體不免有許多限制,如果Hyper-V相較於VMware免費版多出更多的功能,當然會改用Hyper-V。

臺灣藝術大學電算中心系統組組長梅士杰以自身導入經驗指出,VMware虛擬化軟體的授權費就要20多萬元,比起硬體費用貴上許多,然而後端使用者在操作上卻不容易感覺出這項投資所帶來的效果,在評估虛擬化導入績效時就會造成困擾。他說:「VMware太貴了,若能做到同樣效果,為何不用Hyper-V。」

對於已經大規模導入VMware虛擬化技術的第一銀行與兆豐金控而言,低價不是決定因素,穩定度才是關鍵。第一銀行導入虛擬化技術已經3年之久,至今大多數x86伺服器應用都已經轉換至VMware虛擬化平臺,第一銀行表示,不可能因為低價就轉換平臺,如果要低價,不如就使用Novell或Red Hat作業系統內建的免費版 Xen虛擬化技術。

由於金融業對於資料安全格外重視,兆豐金控表示,當初評估VMware虛擬化技術時,曾因為VMware版本穩定度不足而一直未導入,但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更加確定其系統的穩定性,隨後開始逐步導入。由於虛擬化技術是整個資訊架構的基礎,如果基礎垮了,上層的虛擬機器都會遇到問題,他比喻,雖然雞蛋都是放在同一個籃子中,但VMware這個籃子是大家公認較為穩定的,微軟的Hyper-V還是需要經過市場的考驗,不過,兆豐金控樂見虛擬化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因為VMware前一陣子就因為微軟即將推出Hyper-V而降價。如果虛擬化市場一直由VMware壟斷,價格將永遠降不下來,而微軟在虛擬化技術的壯大,對於企業用戶將是利多於弊。


微軟虛擬技術急起直追,VMware仍保持領先

周伯彥說:「Hyper-V已經是走向半虛擬化架構,與VMware的虛擬化技術架構差異不大。」Hyper-V的半虛擬化,主要是在Hypervisor層與開放原始碼的Xen虛擬化技術採用同樣的Linux核心架構。

Hyper-V的父系層(Parent Partition)則是採用Windows Server 2008 Server Core,周伯彥表示,Server Core只保留最精簡的伺服器功能,讓作業系統沒有額外的負荷,相較於傳統的Windows作業系統,可以節省3倍的空間,更可節省10%的處理器運算效能。他進一步表示,相較於前一代微軟虛擬化技術,藉由於架構上的改變,Hyper-V的效能相較之下至少提升4成。伴隨著Windows Server 2008的上市,微軟將整合推出Hyper-V的測試版,Hyper-V正式版則預計於7月正式推出,用戶可透過 Windows Update進行更新。

Hyper-V所支援的作業系統,包含所有版本的DOS、Windows、Windows Server(不含Datacenter版,它須要至少8顆處理器)與 Linux作業系統。在硬體部分,只要處理器支援Intel VT與AMD-V技術,就可以搭配使用Hyper-V技術,周伯彥表示,目前微軟積極洽詢其他作業系統廠商,未來將逐步擴大支援的範圍。

第一銀行表示,由於目前第一銀行有許多應用程式都是在Linux環境上,雖然Hyper-V同樣採用Linux核心,以及半虛擬化的架構,但執行Linux環境的穩定度還需時間認證,對於第一銀行來說,Hyper-V的效能是導入的關鍵。

目前,VMware的技術仍是保持領先的優勢,張振倫表示,VMware不認為Hyper-V是一項威脅,在微軟現階段的Hyper-V技術下,移轉虛擬機器是必須要先停機,但VMware的VMotion已做到線上轉移。此外,VMware VI3.5版推出許多新功能,例如針對儲存設備移轉的Storage VMotion,他指出,這是微軟現階段做不到的部分。

周伯彥表示,在Hyper-V做虛擬機器的移轉,目前是必須要停機,不過,等到隨著Windows Server 2008 R2版本而推出的第二代Haper-V,就具有線上移轉虛擬機器的功能。

他指出,在第二代Hyper-V上,微軟將推出許多領先VMware的技術,例如,在不關機的狀態下,更換或擴充處理器、記憶體、硬碟與網路卡等,此外,當虛擬機器的工作負載量超過原先設定值時,系統便會自動調配運算資源給這臺虛擬機器,他說,這些都是目前 VMware做不到的部分。

相容性是最大考驗,三強鼎立的虛擬化世界
除了VMware與微軟外,虛擬化技術第三大廠商則是Citrix日前併購的XenSource。Xen這個半虛擬化技術來自於XenSource的開放原始碼專案,像是Novell SuSE 1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與昇陽(Sun)的Solaris,都已內建Xen 3.0版本。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資訊系統部正工程師張智欽表示,Xen支援Intel-V來強化執行效能,再加上知名Linux作業系統紛紛採用,由於獲得廣泛的支持,臺灣世曦也開始要測試Xen虛擬化技術。

臺灣世曦工程早在2002年就開始將桌上型電腦導入虛擬化技術,因為導入虛擬化技術時間較早,張智欽認為,未來虛擬化技術將是相容性的戰爭,如Xen同樣是架構在Hypervisor之上,便可和微軟的Hyper-V互通,雖然之前 Xen只支援Linux平臺,但現在Xen虛擬機器已經可以支援Windows平臺,更強化競爭的優勢。

「未來作業系統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薄」張智欽認為,未來如果應用程式就可以做成虛擬機器,不但強化執行效率,更可降低授權費。目前包含微軟、VMware與Citrix,都不斷與應用程式廠商洽詢合作事宜,先前更傳出,VMware與鼎新合作開發 ERP系統,未來企業如果要部署鼎新的ERP,只要將ERP的虛擬機器移轉至VMware的虛擬化平臺上,就可以馬上使用,張智欽表示,能這麼做便可減少使用到作業系統,作業系統將會越來越不重要。

張智欽認為,雖然虛擬化技術三強鼎立的狀態在短期間內不會改變,不過,他預期微軟的成長會很快,因為VMware的強項如VMotion,是鎖定在高階用戶,對於中小企業幫助不大。由於中小企業普遍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配合微軟的平臺策略,Hyper-V將可協助微軟將虛擬化拓展至中小企業用戶。文⊙林文彬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蘋果千萬支iPhone訂單現身 NAND Flash廠仍碰壁

近期傳出蘋果(Apple)已向亞洲代工廠下訂單,計劃訂製1,000萬支升級版iPhone,下載速度較目前版本更快,在蘋果訂單激勵下,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海力士(Hynix)等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大廠頻打出蘋果(Apple)牌,企圖用蘋果已開始採購NAND Flash為由讓跌價止住,然下游廠認為,蘋果和NAND Flash廠將於4月進行大規模議價,但目前供過於求問題嚴重,不願再當冤大頭而被漲價,讓NAND Flash廠碰一鼻子灰。

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報導,市調機構Gartner引述亞洲消息人士的話指出,蘋果可能已經向亞洲代工廠下訂單,計劃訂製1,000萬支升級版iPhone,新款iPhone可運行3G無線網路,且可能是螢幕較小的版本,耗電量較現行iPhone更低。然蘋果發言人Jennifer Bowcock對此表示,不對謠言或臆測消息表示意見。

事實上,業界原預期蘋果會在2008年1月MacWorld大會,展示支援3G的iPhone,但蘋果卻僅推出iPhone更新軟體。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先前預測,該公司將於2008年售出1,000萬支iPhone,目前在市面上販售的iPhone,尚不支援3G功能。

記憶體業者表示,蘋果近期已開始著手採購32Gb以上高容量NAND Flash晶片,訂單有逐漸加溫跡象,上游NAND Flash大廠三星、海力士等紛以此為藉口,希望NAND Flash合約價不要再下滑,但面對當前供過於求現狀,這次廠商猛打蘋果牌似乎失效。


記憶體業者指出,過去蘋果只要一下大訂單,三星就會立即減少記憶卡生產量,將所有貨源全力支援蘋果需求,但這次看起來,氣氛仍是靜悄悄的,三星對於4月成卡出貨量計畫,仍維持第1季單月水準,顯示大單還未入袋,或者大單短期內還不急著出貨,使得三星記憶卡生產並未受到影響。

模組廠透露,蘋果與NAND Flash廠4月會進行大規模採購談判,針對包括iPhone、iPod 、Macbook Air等產品進行全面性洽談,預計關鍵在於價格,因為上游廠都賠本在賣,實在禁不起DRAM和NAND Flash雙雙虧損,但蘋果也希望能談到優惠價格,雙方一直僵持不下。

下游廠表示,其實蘋果的確已開始針對高容量NAND Flash晶片增加採購,但僅是小試身手,主要是因為之前高估產品出貨量目標,加上美國當地消費力道減弱,使得蘋果目前仍有NAND Flash庫存問題,因此,並未大規模採購,僅是小幅出手買貨。下游廠這次都認為,供需失衡嚴重,因而不急著拿貨,等到蘋果真的要大舉出手,再談都不遲。

此外,下游廠對於NAND Flash採購態度保守,部分原因亦是市場傳出蘋果新產品UMPC(Ultra Mobile PC)恐延後出貨,將會到2008年底時才推出,這讓市場對於新產品應用刺激NAND Flash需求美夢又落空,這些都讓其無法放心採購。因此,NAND Flash合約價雖有上游廠不斷力守最後一道防線,但仍是一再往下修正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手機決戰,Google進、Moto退

Google的概念手機在高度期待中亮相,但大廠摩托羅拉卻宣布將退出手機市場,手機產業似乎走到一個轉折的分水嶺,產業競爭的焦點,從時尚設計的路線,轉為與網路緊密結合的應用創新。

撰文/謝光萍

剛結束的年度手機盛事─世界行動通信大會(World Mobile Conference)中,最亮眼的角色非Google莫屬,不單晶片大廠們聯袂展示採用Android平台的Google Phone概念機,其他的手機大廠也認為和Google沾上邊成為一種時尚。多家廠商都內建了Google的搜尋頁面,甚至是Google Maps,來展示自己的手機與網路的絕佳應用。今年第三季,預計將有宏達電採用Android平台的手機上市。

Android平台使用Linux的作業系統,最早是由Google於二○○五年購併的矽谷新興公司Android開發,包括一系列完整的手機軟體、作業系統、中介軟體、介面與應用程式在內,並內建有Google Maps、YouTube、Gmail等Google熱門軟體。

手機開放模式衝擊市場

為了大力推廣開放的概念,Google網羅了三十多家業者,成立了開放手機聯盟,包括手機製造商美國的摩托羅拉(Motorola)、台灣的宏達電、南韓三星(Samsung),通訊晶片業者高通(Qualcomm)、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世界最大的手機營運商中國電信、日本的龍頭NTT DoCoMo、德國的T-Mobile、義大利的Telecom Italia、西班牙的Telefonica等手機營運商全都是該聯盟的成員。Google行動平台事業總監魯賓(Andy Robin)表示:「我們不是在打造一支GPhone,而是讓上千人來打造GPhone。」

Google手機所帶來的衝擊來自兩方面:一是採用開放的模式,直接打破過去手機軟體的授權模式,這使得大力推動Windows CE的微軟及Symbian系統的諾基亞,獲利情況將受到極大的挑戰;另一方面,Google在網路端的強勢,一旦跨入手機領域,服務應用更可深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影響力不可小覷。

網路應用成競爭新關鍵

而就在世界通訊大會舉辦前,全球通訊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在一月三十一日宣布要斷尾求生,分割或出售製造手機的行動終端事業部門。兩相對照,手機產業顯然已經走到一個轉折的分水嶺,產業競爭的焦點,從時尚設計的路線,走到與網路緊密結合的應用創新。

占公司整體營收五一%的摩托羅拉手機事業部,過去一年虧損連連,去年整年股價掉了四二%。儘管二○○七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成長率達一二.四%,但手機五大廠中,唯一衰退的就是摩托羅拉,全球市占率從二○○六年的二一.四%,二○○七年滑落到一三%,落後三星電子,退居第三。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便以「錯誤的終結」來形容摩托羅拉的這項決定。曾經在二○○四年推出經典暢銷機種Razr的摩托羅拉,當時以高貴、地位象徵之姿嶄露頭角,被高度讚譽與複製。Razr超薄外型創造了極佳的銷售量,但消費者也批評它的音質和使用者介面,和它好看的外表不相稱。這些消費者的抱怨讓剛萌芽的品牌忠誠夭折。而摩托羅拉接下來頻頻設計多款類似的手機,將手機直接擴大成一個Razr大家族。

不再創新是失敗關鍵

《商業週刊》曾警告:「別把刀鋒(Razr)給磨壞了。」(Motorola Sharpens the Razr Edge);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引述分析師評論摩托羅拉持續複製Razr的策略:「就像不斷嚼同一片口香糖,到最後什麼味道都沒了。」沉溺於Razr系列的榮景,摩托羅拉的創新能力,無法反應市場需求和競爭者的速度,過去的金雞母再也無法維持明星光環。

「缺乏明確的品牌特色,又沒有良好的產品組合,是摩托羅拉失敗的主因,」拓墣產業研究所協理楊勝帆分析。不像其他大廠有明確的定位,摩托羅拉期待依靠單一產品打天下,又無法決定智慧手機操作平台。在需求減少的歐美等成熟市場,討不了便宜,反而被主打精品、時尚的韓系廠商三星、LG吃掉換機潮市場。

業者以分散客戶因應

在高階產品沒有良好的表現,面對崛起的新興市場,摩托羅拉過度重視低階產品,帶來利潤率不斷下滑,甚至新興市場的需求並不如想像中落後。以中國來說,多媒體是手機必備功能,像聯發科生產晶片的貼牌手機,就是因為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而熱銷。

「如果由中國手機廠接手,將大幅衝擊台灣手機代工廠的布局,」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表示。目前台灣接獲摩托羅拉訂單占營收比重五成以上者,剩下金仁寶旗下的華寶和及成。華寶首當其衝,去年營收下滑三成,但每股稅後純益仍有七元以上水準。其他如製造相機鏡頭的大立光、機殼廠及成、製造連接器的正崴以及面板廠勝華,若遭到大陸搶單,業績恐怕會受到壓縮。

法人指出,經過摩托羅拉一年的低潮,對台灣手機概念股的影響力已經降低,業者開始採取分散客戶及風險控制措施。「這也是一個教訓,台灣廠商應該要看遠一點,開發更具有價值的服務,而不是只抓住眼前單一大廠的單,」MIC產業分析師陳冠名表示。

GPhone就是台灣廠商另外一個契機。包括中華電信、宏達電、提供電路板的耀華,生產揚聲器及免持聽筒的美律,石英元件供應商晶技及加高,以及供應觸控面板的統寶,製造相機模組的普立爾等,都是被點名看好的GPhone概念股。這些廠商除了訂單的成長外,由於GPhone的開放模式,也被外界期待能進一步帶動台灣廠商的創新應用能力。

錯估形勢和創新不足,是摩托羅拉這個通訊巨人跌跤的原因,但卻也是GPhone被看好的理由,不論未來誰以什麼方式接下摩托羅拉手機部門,或是還有新進者想要加入手機戰局,光靠價格是絕對無法勝出,不斷創新才是王道。

===================================================================

活動資訊:
全球經理人競爭力論壇,新竹科管局補助免費參與!

2008全球化競爭之下,國家疆界已消弭於無形,全球菁英皆在世界舞台共同競逐,而世界情勢一日多變,面臨全球化競爭浪潮,身為企業經理人更需讓自己站在浪頭並且引領潮流,從中掌握成功入場券! 科管局特別委託自強基金會,辦理2008全球經理人競爭力論壇,邀請光寶集團人資副總經理鮑惠明先生、商業周刊創辦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先生,分享國際新視野與管理新思維,科管局補助全額費用,免費參與,機會難得,不容錯過!!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IBM重整系統暨科技事業 首度聚焦中小企業

以不同市場規模劃分部門業務,IBM重整STG營運,其中鎖定中小型企業進階及入門需求新增兩個部門。

IBM重整旗下系統暨科技事業處(Systems & Technology Group,STG)組織營運,其中首次針對中小型企業需求成立對應部門。

依市場劃分後的IBM STG部門,目前計有為金融、製造業等大型企業服務的Enterprise Systems,以及因應特殊產業作技術授權,例如過去Cell處理器供Sony PS3採用的Industry Systems部門,以及針對中小型企業的IT需求,首次成立的Business Systems和Run Rate Business(海量產品部門)。另外還有包括儲存、模組、Power及大型主機等不同產品,以平台整合支援各部門需求的Plaform部門。

台灣IBM STG總經理黃維德表示,以往IBM是以不同的產品劃分STG部門,但在面對客戶的採購需求時,由於客戶不會只有單一產品的需求,往往同時還包括其他類型產品的需求,因此IBM希望經由業務市場的部門劃分調整,以水平分工整合的方式一次滿足不同市場規模客戶的所有需求。

其中首次以中小型企業市場業務為核心成立的新部門,Business Systems是以中小型企業中較高端的企業IT需求為主,而Run Rate Business則藉由龐大的經銷商體係向中小型企業市場推廣IBM的服務。

按IBM的規劃,鎖定中小型企業中較大量需求的Run Rate Business業務範圍,包括全系列的刀鋒伺服器、x系列PC伺服器,以及System p505、510以下的低階p系列伺服器,還有System Storage DS4700以下,價位介於8千至1萬5千美元的低階儲存產品,包括年初才推出的入門級3000系列。

成為台灣IBM STG Run Rate Business部門經理的楊維楷表示,以降低佔伺服器能源成本支出有幫助的刀鋒伺服器為例,過去BladeCenter支援14個刀鋒的機箱設計並不適合需求較低的中小型企業使用,但去年IBM推出支援6刀的BladeCenter S後已適合中小型企業採用,為此,今年初開始IBM提供20套產品供客戶實際試用,推廣刀鋒伺服器走入中小型企業市場。未來IBM也會有Power 6 based的刀鋒產品提供試用。

為了將產品銷售量做大,楊維楷表示,今年IBM將持續擴大經銷合作夥伴的家數,以全台8、900家為目標,配合IBM Run Rate Business產品水平整合的策略,以訓練課程及研討會提昇經銷夥伴的服務廣度與深度,除過去x系列的PC伺服器外,也能滿足對低階UNIX伺服器、儲存產品的服務需求。

至於目前用於協助企業有效提昇IT營運資源運用的虛擬化技術,楊維楷表示,Run Rate Business將虛擬化從大型主機導入x86伺服器上,從虛擬化整合資源、跨平台資源管理及虛擬化的動態存取三層次著手,讓企業可以藉由減少硬體設備,增加資源的靈活運用,以降低逐漸昇高的能耗、冷卻及管理支出成本。

相關連結
由Google的專利清單推測PageRank的演算因素
請介紹一下您們網頁設計中融入SEO及網路行銷理念的好處是什麼?
【Gogrok】IT人員必備聖品,teamwork或是面對客戶都更容易!
『頭戴式螢幕』電玩專屬螢幕 -- 商場撿便宜中
Yahoo!奇摩行動搜尋:輕鬆看股票、查天氣、找旅遊
Google和Microsoft提供你公司專屬Domain的郵件服務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火線話題-音樂手機來臨 MP3播放器窮途末路?

美商蘋果(Apple)推出iPod系列帶動全球MP3播放器市場風潮,不過,隨著MP3音樂手機大量推出,進一步排擠侵蝕到MP3播放器的市場,以長期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或許音樂手機時代可望來臨,不過,朝差異化行銷,MP3播放器仍有可為。

當手機大廠包括諾基亞(Nokia)、索尼愛利信(Sony Ericssion)、摩托羅拉(Motorola)、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LG等紛大力推廣MP3音樂手機,各品牌廠不斷推出新系列MP3手機迎戰,全球MP3播放器銷售量也明顯出現下滑,連MP3播放器銷售龍頭蘋果也開始削減NAND型快閃記憶體訂單,大陸知名MP3晶片供應商珠海炬力2007年營收亦較2006年同期衰退32%,全球MP3播放器產業可說是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儘管MP3音樂手機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MP3手機在耗電技術仍無法有效克服下,MP3播放器仍有市場可為,差異化行銷,仍可帶動另外一波銷售風潮。

以大陸MP3市場發展為例,目前一支MP3手機至少仍要新台幣5,000~6,000元,相較之下,MP3播放器僅需不到2分之1到3分之1的價格,對重視價格的消費者來說,MP3播放器仍有空間。

因此,大陸MP3業者也積極發展支援RMVB、RM等影音壓縮格式機種搶攻市佔率,近期更有業者推出電視視訊輸出(TV-OUT)功能機種,功能類似DVD播放器,將過去MP3播放器定位在個人影音裝置,進一步提升到可全家收看影片的消費電子裝置。

儘管MP3播放器市場逐漸成熟,不過,飛利浦(Philips)近期在大陸市場亦推出全系列機種搶攻市佔率,顯示出MP3仍有相當的大餅商機可期,否則品牌大廠豈能甘冒風險切入。

再從數位相機與照相手機發展經驗來看,過去市場也曾出現照相手機將取代數位相機的說法,不過,發展迄今,數位相機仍是持續大幅成長,預估2008年全球市場有機會邁向1.3億~1.5億台規模,全面取代效應並未如期發生。

因此,回歸到MP3播放器與MP3音樂手機,雖然取代排擠效應持續發酵,不過,在產品價格與定位上,兩者仍有相當大的差別,MP3品牌業者積極朝差異化路線發展,致力於音質、音效、耗電量等品質的提升,MP3手機欲全面取代恐仍有相當的難度。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名人講堂-遊戲橘子執行長劉柏園 決戰跨平台商機 電視、手機各有前景

線上遊戲是以遊戲內容的取向經營社群、創造價值,不同於其他部落格等模式,社群的經營策略比較適合現行的PC平台,至於遊戲在未來也會與電視或手機等裝置結合,但是,遊戲內容設計原則將不同於現在,同時,電視在未來所扮演的娛樂功能,則將遠遠超過目前的PC。

操作介面簡易化 電視可望後來居上

因為年紀和接觸時間的不斷增加,一般人會覺得使用電腦逐漸駕輕就熟;電腦從早期必須逐字輸入指令到目前的圖形化介面設計,隨著技術演變、人因工程的進化,更直覺式的操作環境陸續出現,電視透過畫面的操作方式就是其中一種,然而絕大多數的新生兒正是從接觸電視開始,也讓遊戲在IPTV市場的發展值得期待。

但是,電視與PC的使用環境並不相同,PC的使用多數時候屬於個人、單獨的環境,因此,社群的經營模式可以凝聚一群使用者,電視多半仍是家庭中的共享娛樂,多數時候亦是共用的休閒場合,因此,遊戲設計將不同於現行PC的個人化,可能是轉而強調家人之間的互動等,遊戲內容也會出現差異化。

不過,目前環境的準備上仍必須持續強化;包括消費者對IPTV的需求、或採購週邊的娛樂設備的普及性仍偏低,未來除了硬體強化外,還必須加上使用者對電視選頻的觀念,從原本的號碼轉成類似「我的最愛」的模式,代表使用者對需求的認知提高,娛樂內容也會從單一的視訊、影片,增加到遊戲或其他部分。

整體而言,電視成為主要的遊戲或娛樂平台,外在環境確實還有改進的空間,在短期1~2年內可能較難看到具體的表現,但是,也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手機則具有人手一支、普及性高的特色,由於手機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對於填補個人在空閒時所需的娛樂,有其發展的可能性,重要的則是在產品進化的過程,如何發展出適合的遊戲內容仍有考驗,但是,目前應該已經有合適的產品,只是,手機遊戲的商業模式仍待有效建立,其中,採取單機下載手機遊戲有盜版等難題待克服,都必須被解決。

跨平台是1個服務上大的革新,平台一定有其特性存在,在不同平台內容必須據以修正,但是「跨平台」確實是遊戲產業發展的一個目標,必須有其循序漸進的過程,否則只會讓「跨平台」成為1種單純的口號。

台灣市場具包容性 成進軍海外助力

雖然台灣線上遊戲市場1年的規模約新台幣百億元,相較南韓或是大陸均存在落差,但是,台灣市場的特色在於對各類產品的接受度極高,容易接受來自不同文化的內容,日系、韓系或是大陸製產品,在台灣均有成功的可能性,其他地區的市場的文化排他性則較強。

台灣的使用者對於不同文化內容、取材的接受度較廣,成為本土廠商開發遊戲時的優勢之一,從東方風格或到日系文化色彩的遊戲產品,都可以在台灣打出一定的市場規模,對開發遊戲的業者而言,較容易找到基本的市場規模,也形成推動遊戲進軍海外市場時的助力。

不過,進軍海外還有許多的不同思考點。以南韓市場而言, 1年有上百部遊戲推出,是擁有最多產品產出的單1市場,要和具有高度創意、市場經驗的競爭團隊較勁,加上南韓的小廠有創意、大廠有資金,競爭上自然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內容產業首重創意、反而與規模的關係度較低,台灣業者不見得就不具競爭力。

至於大陸市場雖然創意的變化較少,但是,當地業者生產力極高也值得注意;但是,另一個重點在於市場的經營,包括日、韓、台灣等,都屬於「島國型」的戰區,1款遊戲取得1個主要都市的成功經驗,整個市場就可以勝出,因為資訊的流通十分快速,幾乎不存在落差的問題。

大陸的城市卻不同,1個一級城市成功,不代表其他一級城市也會成功,甚至還有二級或三級城市存在,市場之廣難以想像;例如在北京推動行銷策略,但最後效果還是侷限於北京,因為,其他大型城市的注目焦點不在北京,而在於其本身,反之,類似日本可能多半聚焦東京的動態,或是南韓可能注重首爾等,有極大的差異性。


遊戲就是服務 垂直貼近市場需求

同時,要進軍海外市場,自製、研發自有的遊戲內容,成為必然的途徑,因為,外來的「純」營運商無法與當地的營運商相提並論。當業者想以代理遊戲的方式搶進某個海外市場,一旦有利可圖,原本擁有遊戲內容的上游業者,很可能就會自行搶入,代理業者會失去授權,因為當地市場顯然較不具障礙存在,但是事實上,當地本土的營運業者絕對擁有特定優勢。

所以,要進入海外市場必須擁有自製產品是重要關鍵,此外,一旦成為市場上的「外國人」,包括語言、習慣差異等都會成為與海外消費市場溝通的難題之一,這必須以時間去克服,加上遊戲本身是一種服務,如果將自製的遊戲交由其他營運商經營,理念及品質上難免會產生落差,因此,除了擁有自製遊戲內容外,設立海外市場自有的服務團隊,是2個必然的條件需求,而非單純地將自製遊戲授權給海外的營運業者。

雖然,最後可能因為在市場上的營運規模已經十分足夠,採取代理方式或是自製遊戲產品的差異性其實不大,但是,以企業永久發展的角度思考,創立1個品牌自然希望長久生存,必須建立最基礎的核心競爭力,研發仍是不能省略的部分,才可能與其他業者並存。(劉柏園口述,林宗勳整理)

劉柏園,現任遊戲橘子集團執行長,畢業於華夏工專機械科,於1991年創立富進軟體工作室,為現今遊戲橘子之前身,1995年將工作室改設為研發公司,以PC單機遊戲為主要市場,1999年時改名為「遊戲橘子」,2000年正式進軍線上遊戲產業。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名人講堂-德信無線集團總裁暨營運長李之柏

從1990年代至今,全球手機產業可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從最早僅有摩托羅拉(Motorola)1家,到後來諾基亞(Nokia)、易利信(Ericsson)、日系廠商及韓系廠商相繼崛起,近幾年聯想、中興、華為及夏新等大陸廠商竄出,另外Palm、RIM、蘋果(Apple)及宏達電等利基型品牌也嶄露頭角。

手機業者日趨多元 委外商機持續增加

雖然目前5大手機品牌廠商佔有大部分的市場,但手機供應商其實愈來愈多元化,日本品牌有NEC、Panasonic、京瓷、東芝、夏普(Sharp)、三菱等,歐洲品牌還有、Sagem、飛利浦(Philips)、阿爾卡特等,大陸品牌則有華為、中興、聯想、波導、TCL、夏新等。

另外電信業者也都有自有品牌手機,如Vodafone、O2、Sprint、Orange、T-Mobile、和記黃埔及Softbank等,印度、俄羅斯、非洲等新興市場也有不少區域型品牌,包括Voxtel、Telit、Fly、Venko等,精品品牌如Prada、Giorgio Armani、Audi及Gucci更都沒有缺席。

過去無線標準僅有CDMA、GSM及TDMA,到了3G時代,除了CDMA 2000 EVDO、WCDMA及TD-SCDMA之外,還有Wi-Fi及WiMAX,加上3.5G的HSDPA及HSUPA;作業系統更是複雜,從Linux、Symbian、Windows Mobile及Brew,還有Google、Palm、BlackBerry及蘋果自家的系統。

正因無線標準及作業系統日趨複雜,小型手機廠商沒有能力自行開發產品,而大型手機廠商因投資報酬率的考量,也難以完整提供從2G到3.5G各種標準的產品,勢將委外合作,加上電信業者積極推廣自家的應用服務,有不少特殊規格的要求,委外服務的需求仍正快速成長中。

手機設計公司千篇一律 不轉型難以存活

不少人看好手機委外的商機,因此前仆後繼投入市場,大陸手機設計公司就多達500家,不過,這些公司清一色都是採用聯發科的單晶片,不僅產品毫無差異化,且僅有GSM產品線,沒有3G及CDMA產品,由於進入障礙很低,被仿冒的機會很大,常看到夫妻2人找10個工程師就可以創業的。

每家手機設計公司都以為自己能搶下5%、10%的市場,結果一窩蜂投入的結果,就是供過於求。以2007年第3季為例,當時就發生很嚴重的庫存問題,有的公司每月出貨量從150萬支掉到50萬支不到,終於導致破產,發生財務問題的也比比皆是,幾乎有3分之1都活不下去了。

因為庫存問題爆發,有些人誤以為大陸手機市場開始衰退,但事實上前5大手機品牌除了摩托羅拉有個別問題外,其餘的都持續成長,顯示並非是整體市場環境不好,而是特定業者的狀況。

事實上,這個現象就是第5項修練書中提及的啤酒遊戲,當大家在搶貨時,免不了會重複下單,晶片業者很容易誤判情勢,最後生產了太多的晶片,於是造成嚴重的庫存問題;一旦發生問題後,就開始找各種理由來掩飾出貨不佳的事實,於是歸咎於功率放大器(PA)缺貨,甚至扯到雪災等。

因為幾乎所有手機設計公司都用同樣的解決方案,提供me too的產品,如果不尋求轉型的話,根本就沒有機會存活;近年來大陸手機品牌普遍遇到一些狀況,因此也尋求轉型加以因應,我認為他們會轉向中高階市場,犧牲低階產品線,對於專攻低階產品的晶片業者及手機設計公司,會帶來很大衝擊。

富人最怕與窮人打架 台廠應注意非理性競爭

台灣手機廠商多半以代工切入,賺的都是辛苦錢,現在的台廠已經理性多了,但最大的危機是來自於大陸手機業者的競爭,這就像是30年前台灣中南部的鞋廠,被大陸業者打到只好賣祖產來度難關。


所謂富人最怕跟窮人打架,因為窮人會採取非理性競爭,為了避免活不下去,一定是不計血本、先搶訂單再說。多數大陸手機廠商都有一個狀況,就是business report看來還不錯,經常說搶到新客戶、進入新市場、市佔率有多少等,但財務報表就很難看了,因為他們為了搶市場總是不惜犧牲獲利。

例如富士康國際控股(FIH)在手機製造及零組件採購都有很大的經濟規模優勢,但最近面臨比亞迪(BYD)的強勢競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現在比的不是管理多有效率、或經濟規模誰有優勢,而是大陸廠商如果採取非理性競爭,台灣廠商一定會非常辛苦。


台灣手機廠商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研發資源不足。多數台灣手機廠商僅有數百人的研發團隊,但大陸手機設計公司動輒上千人,就算台廠說1個台灣工程師可以抵3個大陸工程師,研發人力還是不如大陸;而有些EMS廠商口口聲聲說要往ODM轉型,但所謂的設計頂多只有硬體的設計而已,軟體的投入幾乎付之闕如,長期以往將削弱競爭力。


(李之柏口述、沈勤譽整理)。
李之柏2006年2月加入德信無線擔任總裁暨營運長一職,他出生於台灣,但在大陸電信業界已有20年的資歷,是摩托羅拉最早派赴大陸開疆拓土的經理人。他在1984年就加入摩托羅拉,原本服務於車用電子部門,1988年由總部選派到大陸負責行動基礎建設事業部,1990年被拔擢為大陸行動終端設備事業部總經理,並在1995年升任副總裁,2000年他升任大中華區電信事業解決方案事業部全球副總裁。2001年6月他加入中國網通擔任銷售管理部門執行總監,李之柏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系,並赴美取得Illinois大學能源工程碩士與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DRAM庫存火山蠢動 金士頓吃貨1,500萬顆滅火

隨著2008年第1季季底即將來臨,DRAM廠庫存壓力愈來愈大,為避免龐大庫存最後導致火山爆發,嚴重衝擊DRAM市場,近期DRAM廠紛提前展開減輕庫存壓力動作,其中,攸關DRAM現貨市場供需平衡的關鍵大廠力晶,日前緊急找上全球第1大DRAM模組廠金士頓(Kingston),以相當優惠價格,賣出手上約1,000萬~1,500萬顆DRAM顆粒,如此一來,對於岌岌可危的DRAM現貨市場,可說暫時鬆了一口氣。然對此消息,力晶發言人譚仲民表示,並沒有聽過這樣說法。

據熟悉DRAM市場的業界高層透露,依照當前力晶每月賣至DRAM現貨市場數量大約 4,000萬顆,約佔DRAM現貨市場7~8成供貨量,是DRAM現貨市場龍頭老大,因此,這次金士頓一口氣吃下約1,000萬~1,500萬顆DRAM顆粒,相當於現貨市場單月4分之1供貨量,這對於搖搖欲墜的DRAM現貨市場而言,將有相當穩盤作用。

事實上,眾家DRAM廠在3月中旬時多還認為反正仍有2週時間,廠商顯得老神在在,並不急於銷貨,但隨著即將邁入第1季季底後,庫存壓力快速上升,逐漸壓得DRAM廠快無法呼吸,多數DRAM廠面對第1季結帳倒數階段,為讓公司第1季營收數字不至於較2007年第4季衰退過多,加上不希望帳面上仍存有過多庫存,遂紛展開庫存解壓之道,其中,力晶便找上金士頓,希望藉由金士頓大舉採購,來舒緩DRAM庫存壓力。

DRAM廠指出,力晶於上週便已不對外開盤,本週庫存水位卻已降至相對低點,但特別的是,在現貨市場竟遍尋不著力晶DRAM顆粒,原來力晶早在上週便將手上約1,000萬~1,500萬顆1Gb DDRII顆粒,以相當優惠報價售予金士頓,而依照上週1Gb DDRII顆粒現貨平均報價推算,力晶賣給金士頓平均報價約每顆僅1.5~1.6美元。

記憶體業者表示,這樣的數量對於力晶而言,相當於幫其解決逾10%比重的產出數量,讓力晶完全解除第1季銷售壓力,而對於金士頓來說更是賺到,原因在於光就25日1Gb DDRII顆粒平均售價約1.9美元,金士頓每多賣1顆DDRII顆粒,就等於現賺約20%,在這個時間點恐怕少有DRAM廠或DRAM模組廠有此能力。

DRAM廠認為,就當前各大DRAM廠手邊庫存來看,每家DRAM廠大多有庫存攀升壓力,未來幾天只要有任何1家DRAM廠承受不了庫存壓力,勢必會將手上DRAM庫存採不計成本方式倒至現貨市場,屆時DRAM售價恐難再有效守穩。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微軟...笨蛋!問題在搜尋引擎上



過去小編還是在高中生涯的時候,基本上總是自稱為反微軟的人士,凡是見到褒微軟貶其他公司的言論,就豪不客氣的亂入並且開始常見的筆仗,不知道是隨著年紀增長的關係還是怎樣,反微軟的心態就慢慢軟化下來,並有時候會想一想微軟的事情與發展。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問題並不是我靠上微軟,而是微軟突顯了老態姿勢。

微軟目前最大的敵人我個人認為並不是Apple或者是IBM等公司,他最大的敵人便是Google,這應該不是新聞了,也算是個老調牙的言論,微軟大張旗鼓的想收購YAHOO,便是想整合敵人,並且建立共同對抗Google的陣線,其實不只是想收購YAHOO這點上,微軟過去收購廣告公司也是希望能迎頭趕上Google的快速成長,但是我個人認為,收購雖然可以讓微軟快速擁有技術支援,但是絕對是事倍功半的下場。

微軟目前推出了很多樣的網路服務,其中也不乏好用的工具,但是未什麼無法取得網路使用者的青睞呢?微軟與Yahoo其實都有共同的問題,就是搜尋引擎的薄弱,雖然大家都號稱自己的資料庫有多少億筆資料可以搜尋,但是資料多是一回事,如何在眾多的資料中有效的搜尋到使用者的資料才是大問題,這也是爲什麼Google的佔有率逐步上升的原因。

先撇開微軟不談,我們就來談談Google的經營方式,大家都知道Google是個搜尋引擎的入口網站,初期除了搜尋服務以外,便沒有任何驚人的服務,早期甚至是Yahoo金援的目標之一,但是當他在Yahoo的入口網站打出知名度後,使用者便開始搜尋資料便不在仰賴Yahoo了,因為Google提供更乾淨的環境,反正搜尋的資料都是一樣的。

之後Google慢慢的獲得使用者的青睞以及廣告商的投入,Yahoo反而才驚覺到它把老虎養大了,並且開始反撲,但是一切都太遲了,Google開始了GMail的大容量信箱服務,一舉驚人的創舉讓其他所有的提供Web Mail服務的入口網站頓時失去吸引力,之後推出的Google Map/Earth更是吸引眾人的目光,讓所有的網友都發現了Google的創作與創新能力,當然類似像Google Doc這種文件服務也逐漸的被眾人慢慢利用。

Google眾多的服務都有一點特徵,他們全是由搜尋引擎慢慢的衍生出來,他們建立在搜尋引擎的核心之上,利用所有人接觸Google搜尋網站的同時,悄悄的將功能給予了使用者,也就是為什麼很多Google人的功能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的關係。所以微軟與YAHOO的式微就差在這點之上,他們無法讓使用者更專注於搜尋服務上,分散了使用者的專注度。

YAHOO算是不錯了,畢竟他擁有包羅萬象的服務,與Google不一樣的就是他的服務比較精緻,是經過洗禮而來的服務,但是搜尋引擎的吸引度流失後,使用者指當它是個入口網站而已,只有我想用到的時候才會來看一看,至於搜尋我就去Google就好了;至於微軟更糟糕,MSN入口網站的對手本來在YAHOO時期就趨於下風,在Google壯大下,MSN入口網站吸引力更是跌到谷底,他與YAHOO基本上都有共通點,唯一的差異就是MSN的關注度更差而已。

微軟當意識到Google帶來的危機時,馬上的推出了一堆與Google相仿的服務,強化搜尋引擎、甚至推出了Live!服務,但是卻無法吸引使用者專注於這些成果之上,Why?就馬克的認為,就是搜尋引擎的不如人,你再好的服務無法整合至搜尋網站上,大家很多只會覺得新鮮好用,偶而用用,但是同類型的還有一個歷經多次改版的Google服務,一想要搜尋資料的時候又回去用Google,久而久之大家便無視你的服務,這也就是微軟爲什麼那麼艱辛的原因之一。

所以「笨蛋!問題再搜尋引擎上...」這是馬克唯一能解釋的要點,也許看到了Google壯大,反而同情起了微軟,當然我不會打著什麼反Google的人士,畢竟它的搜尋引擎確實比較吸引人,但是我之前也講了,Google代表了2.0時代,至於將來跨入3.0後是怎樣的世界,還沒人說得準,至於微軟該怎麼反擊,個人有想到幾點,不過還沒徹底想通...將來再講吧。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Google規劃超高速Wi-Fi 2.0網路

Google公司24日表示,美國消費者,從最繁華的曼哈頓市區到北達柯塔州的鄉下,都有可能在2009年底前,享受到每秒十億位元的超高速無線上網。

該公司與微軟和戴爾等重要企業,一直積極遊說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開放俗稱「white spaces」(剩餘空間)的未用廣播電視頻道,供個人裝置的非授權使用。那部分的電視波段價格非常高,因為它們能夠傳播很長的距離並穿透障礙物。

這部分波段也能提供遠高於現有標準網路服務的超高速資料傳輸,如Google電信顧問Richard Whitt在記者會上形容的"Wi-Fi on steroids"(打了類固醇的Wi-Fi)或"Wi-Fi 2.0"。

為了讓FCC支持其概念,Google在21日提出一份6頁長的說明,試圖消除電視公司和麥克風製造商對於新裝置使用這些波段可能造成有害干擾的疑慮。Whitt說:「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對這個過程滿意,我們認為現在應該正式提出這些構想,看看大家的反應。」

Whitt表示,Google沒興趣成為無線服務商或建立自己的無線網路。但該公司確實將這些「剩餘空間」視為一個「為所有美國人提供普及的無線網路的罕見機會」,及其開放原始碼行動作業系統Android運作的最好所在。Google希望最快能在今年夏天或秋季,開始推出Android裝置。

即使FCC同意開放,這些波段也要等到2009年2月,也就是國會規定全面改為數位電視的期限過後,才能開始使用。Whitt表示,FCC也不會在未來幾個月內,訂出任何相關的使用規範。政府工程師也仍在測試微軟和飛利浦等公司提供之初期裝置的干擾問題。

為了讓進展對本身有利,Google的新提案舉出一種多向的方法,以避免干擾。以去年秋天摩托羅拉的建議為基礎,Google主張任何使用未授權電視波段的新裝置,都不得傳送訊號,除非它們先收到某種「准許傳送」的訊息。無線麥克風也可配備低價的信號設備,對那些裝置發出「迴避」的訊號。

此外,Google提議在37和39頻道間設立一個「安全港」,未授權波段裝置不得在這個頻道操作,但無線麥克風和其他授權裝置可以。該公司也呼籲FCC不要低估「波段感應」(spectrum-sensing)技術的效用,例如,在802.11a Wi-Fi的支援下,可保護軍用雷達免受干擾。

一旦開放,Google也願意免費提供「技術支援」給有意使用這些波段的第三方。Whitt說,即使主管當局最後同意開放這些波段,在FCC能夠認證這類產品不會干擾電視或無線麥克風訊號前,它們也無法上市。

Google的提案正好在FCC結束700MHz廣播電視剩餘波段競標的幾天之後。該公司一直積極參與這次競標,事先遊說允許消費者使用任何裝置或任何應用功能的「開放使用」規定。Google準備了46億美元搶標,但上週FCC宣布的得主不是Google,而是Verizon Wireless。

Whitt表示,他不能說這項提案與競標結果無關,但基於FCC的規定,他在下週末之前不能進一步評論Google對這次競標的參與。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火線話題-友達進軍LED定案 LED產業將走向垂直整合?

面板龍頭廠友達跨足LED計畫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日前友達終於選址定案,LED生產線即將落腳新竹園區,在友達宣布2012年將全面投產LED 筆記型電腦(NB)面板後,此舉可說是友達進一步邁向垂直整合的重要布局,然而對傳統採取上、下游分工的LED業界而言,富爸爸加入是否將帶來大者愈大的垂直連鎖效應,進而擠壓過去各憑本事的生存模式?

台廠LED已連續數年穩居全球產量第1,但長久以來,台灣LED廠維持著各據山頭的營運模式,上游專攻磊晶生產或晶粒亮度提升,下游則走向封裝及產品應用,相較於日廠日亞化(Nichia)、德廠歐司朗(Osram)或美商Cree等國際巨擘,從晶粒生產到成品產出均一手包辦,台廠LED規模顯然走向「小而美」的專業分工。

當LED應用手機市場逐漸飽和,邁入小碎步成長,LED面板背光將成為2008年大放光明的明星產品,友達、奇美面板廠跨足LED產業,除了看好LED NB市場趨勢,日後LED搶佔TV背光的龐大商機更具有跳躍性的成長動能,相對於面板廠動輒數億元的鉅額投資,LED設備投資門檻低,自建LED生產線將可確保供貨穩定。

面板廠大軍一揮LED產業,原本的下單大戶轉眼變成同業競爭,無論是上游晶粒、下游封裝均遭到池魚之殃,過去具利基位置的LED廠勢必得審慎思考在積極擴產之餘,如何向上提升至高階新產品應用的可能,而在集團效應的衝擊下,恐將加速業界購併風潮。

不過為何過去LED上、下游的垂直整合未能發生?從LED業者整併發展來看,當LED晶粒廠晶電連續購併國聯、元紳與連勇,並一舉成為全球最大4元LED供應商及前4大氮化物LED供應商,晶電仍堅守水平擴張的路線,對於下游應用端從未涉入;而身為晶電大股東的億光、光寶科,則與晶電採取適當距離的美感。封裝廠維持穩定上游晶粒供應關係,晶粒廠可擴大封裝應用端的客戶來源,「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微妙關係讓彼此保留更多彈性空間。

此外,LED磊晶製程量產出來的波長屬於常態分配,適用於背光源的高階LED晶粒約只有3~4成,在產品良率及規格等因素影響,若面板廠完全in house自製LED,其設備規模勢必須要大於預計產出目標,而低階亮度的LED將導致成本提高或產能閒置等風險。

面板廠獨立包辦LED產能風險不小,但集團規模經濟的壓力,將使單打獨鬥的LED廠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危機,難以跨入高階應用產品,不過LED產業不僅是市場供需的考驗戰,更是技術革新及專利突破的智慧之爭,如何尋求對應之道,善加應用節能環保的大趨勢,將是考驗企業經營者判斷力的關鍵。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發展微軟Windows Mobile、Android平台 以宏達電為標竿 德信站穩智慧型手機市場 

德信無線(TechFaith Wireless)繼發展微軟(Microsoft)Windows Mobile平台智慧型手機後,又將投入Google Android平台及行動上網裝置(MID)戰局,似乎與宏達電的布局亦步亦趨。德信無線集團總裁暨營運長李之柏強調,宏達電是德信的標竿,但德信的規模還很小,不可能一夕之間達到宏達電的成就,現階段也沒有發展品牌的計畫。

德信成立於2002年,受到主要客戶NEC海外市場重挫、大陸手機設計公司一窩蜂採用聯發科解決方案,以及大陸3G遲遲未能開台的衝擊,營運表現一度陷入谷底,不過,近2年積極轉型,在3G手機、雙模手機及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都有不錯進展,也屢屢成為台灣手機廠商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德信積極朝向高階機種、國際市場及3G發展,甚至在站穩智慧型手機市場後,又開始投入Android平台手機及MID等新領域,也同樣與高通(Qualcomm)密切合作,幾乎與宏達電亦步亦趨,業界更是習於將其與宏達電相提並論。

對此,李之柏強調,我們的規模還很小,無法與宏達電相提並論,也不可能一夕之間就達到他們的成就,更無發展自有品牌的本錢;德信2008年出貨目標約為150萬支,宏達電則有1,000萬支的規模,至少要像宏達電這樣的經濟規模,才有本錢投入自有品牌。

不過,他認為,宏達電發展品牌後,現在第1輪將產品灑出去,大約18個月後才會逐步面臨庫存、售後服務及相關費用等問題,但如果要堅持發展品牌,這是必須經過的陣痛期。

對於鴻海集團也積極投入智慧型手機領域,李之柏則認為,目前智慧型手機對整體市場的收入及利潤貢獻還很有限,因此鴻海投入的資源還相對有限,但鴻海就如坦克車一樣,如果要進入某個市場,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決心的問題。

李之柏表示,相較於大陸手機設計公司清一色採用聯發科的單晶片,德信希望走出一條不同的路,目前德信完全沒有採用單晶片解決方案,在CDMA及WCDMA方面採用Qualcomm的晶片,GSM晶片與恩智浦(NXP)合作,應用處理器則與Marvell合作,另外TD-SCDMA則與天碁科技(T3G)合作。

他進一步說,德信將鎖定零售價90美元以上的中高階機種,避開毛利率僅有10%的低價市場,朝向毛利率逾20%的功能手機及毛利率逾25%的智慧型手機挺進。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主機板M型化 華碩、技嘉決戰高階市場 富士康大整頓 品牌實力有機會與微星戰高下

受到桌上型電腦(DT)出貨成長力道趨緩,主機板市場亦開始走向高階、低價M型化大勢,包括以往專注中低階領域的華擎、精英也紛紛逐步轉進中高階市場,然據通路業者表示,面對研發實力深厚的技嘉,華碩分家後品牌廣宣及拉攏通路夥伴動作較以往更顯強勁,不敢掉以輕心,目前雙方廝殺相當慘烈,不過仍有志一同信守2006年「不殺價損毛利」承諾,在雙雄技術領先下,其餘業者尚無法搶食高階版圖。

主機板市場近年淘汰競賽落幕後,華碩、技嘉、微星、精英、富士康及華擎等業者和平共生態勢暫告確立,2006年上半由華碩帶頭上演的殺價戲碼也讓眾廠記取玉石俱焚教訓,不再任意啟動砍價策略,但面臨DT成長動能趨緩,主機板市場走向M型化大勢來臨之際,在評估自家實力後,各廠紛重新擬定作戰策略。

其中,挾雄厚資金及研發人才的華碩,為與自家華擎明顯作出市場定位區隔,以中高階產品為主力發展,並坐穩多年高階龍頭地位,由於高品質品牌形象深植市場,對於廣宣力道不甚積極,但近期已開始有所顯著轉變。


據通路業者指出,以往華碩推出新品,不用加碼宣傳行銷,多數用戶皆指定購買華碩出品,但近年技嘉奮力突圍,高忠誠度研發技術團隊實力大躍進,已與華碩不分高低,加上聚焦高階定位明確,品牌策略操作相當成功,吸納不少高階玩家支持,雙方銷售差距迅速拉近,更在華碩品牌、代工完成分家後,主機板產品線全力投入品牌行銷運作後,雙方激烈角力正式浮上檯面。


通路業者進一步表示,華碩、技嘉紛以對方為主要競爭對手,廣發攻擊同級產品就可看出實力差距甚小,且已拉開與其他業者技術距離,以最新推出的X48主機板為例,技嘉、華碩紛大打省電環保等獨家技術,雖然其他業者亦在供貨行列,但市場詢問度仍以技嘉、華碩為大宗,而雖然2者拼戰慘烈,但在雙方高層具有「實力較勁、不主動殺價」共識下,合力維持產品平均銷售價格(ASP),力守主機板最後高毛利策略。


面對華碩、技嘉研發技嘉持續創新,合力拿下高階大宗江山,其他業者則主攻中階市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微星近年因筆記型電腦(NB)表現優異,大幅拉升營收獲利表現,市場焦點開始由板卡大廠轉移至NB表現,也讓微星未受板卡高階領域市佔不高而有所衝擊。

另一焦點則是轉進中高階市場的華擎,董事長徐世昌表示,2008年低階產品佔整體出貨比重仍會維持在60~65%左右,中高階產品約35~40%,現階段尚未完全放棄以往擅長的低價策略,在總經理吳載灯謹慎操盤下,雖然出貨量減少、營收下滑,但獲利表現仍維持一定水準,目前也積極投入第2產品線研發備受市場關注。

一線主機板廠中,以精英、富士康變動最大;精英由於研發人才大量出走,以致近幾年在中高階主機板市未能繳出亮眼成績,僅能在低價市場力拼,而在低階市場萎縮下,也宣示轉進中高階決心,不過由於未見創新研發及靈活市場策略,出貨相較同業明顯退步,繪圖卡表現也仍未起飛,未來成長動能為一線業者中最為疲弱。

而挾集團力拱優勢的富士康主機板業務,由於代工形象顯著,因此在通路品牌實力相當薄弱,過去3年更因大舉投入資金人力進行全球布局,入不敷出情勢下,未能繳出獲利成績,不過近半年富士康動作頻頻,據通路業者表示,富士康在挖角前技嘉聯合執行副總裁江國祥,並重新整頓研發及行銷團隊後,2008年下半品牌實力可望大幅精進,有機會與微星同場較勁,但若要挑戰華碩、技嘉,2008年應無法實現,未來能否躋身品牌大廠,取決江國祥等新團隊操盤功力。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宏碁 華碩8.9吋NB戰火山雨欲來 價格戰4月提前開打 低價NB競局急速增溫

宏碁(Acer)8.9吋筆記型電腦(NB)進入最後測試階段,近期NB代工業者指出,主要面板供應商友達已預期5月將正式放量,且宏碁8.9吋產品價格犀利,上船交貨原始價格(FOB)較華碩第2代Eee PC價格低約50美元,這意謂宏碁可以更低價格在零售市場銷售,就算宏碁採零售價與競爭對手相同策略,通路商亦可因享有較高利潤,推廣意願增強,此舉迫使華碩反擊攻勢提前,第2代8.9吋Eee PC可能4月底前就會出場,隨著宏碁大腳踩進低價PC市場,雙A品牌戰事再度快速升溫。

自從宏碁表明推出8.9吋面板NB,上市規畫、產品策略布局一直未曾確定,近期宏碁向友達釋單8.9吋樣品面板已出貨供測試,5月友達出貨正式放量,若無意外,宏碁8.9吋NB會在5月出貨。由於宏碁居全球PC品牌第3位、NB品牌第2位角色,PC出貨量年逾2,300萬台,讓宏碁具備強大經濟規模實力,而8.9吋NB是否如同主流NB產品線採取價格優勢戰略,成為市場關切重點。

儘管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日前曾指出,8.9吋NB不考慮用低價作為主要攻勢,但業界認為若宏碁不在原有價格優勢盡情發揮,如何從低價PC市場從落後邁向領先?NB代工業者則透露,宏碁一向採用經濟規模量下壓售價,宏碁8.9吋NB價格將比華碩第2代Eee PC還要犀利,雙方8.9吋產品線終端價差甚至可能高達50~100美元。

目前華碩易事業也獲知此一訊息,華碩提出不與宏碁作價格戰,以展現整體產品線的一貫作風。華碩預訂8.9吋NB的FOB價格約300~350美元,推估市場售價約400~500美元間,而宏碁FOB價格有意直接開出250~300美元的低檔價格,市場銷售價格推估僅約350~400美元。


事實上,華碩第2代Eee PC產品原訂6月才要推出,但惠普(HP)4月即將推出家用Mini-NB迷你產品,加上宏碁8.9吋NB亦準備5月上市,迫使華碩第2代Eee PC在4月將提前布局。在硬體規格部分,第2代Eee PC除面板加大至8.9吋,其餘硬體變動不大,而硬碟也確定小於20GB。

目前市場視8.9吋面板為下一波小尺寸NB、低價PC市場重點,包含惠普、宏碁、華碩等NB品牌廠,皆準備於2008年上半推出相關產品,而這波8.9吋面板受惠最大的面板廠為友達、華映,現已知友達將先出貨予華碩,緊接著出貨給惠普、宏碁等,據悉戴爾(Dell)也有意加入該尺寸市場,現正與友達聯繫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低價PC在小尺寸產品存在侵蝕主流NB市場隱憂,即將上場的9~10吋低價NB,接近11~12吋主流小尺寸NB產品市場,宏碁主要產品銷售量大,尤其宏碁8.9吋NB與商用12吋Travelmate系列極為接近,5月推出更低售價的小尺寸產品,不要說華碩,就連宏碁本身也將面臨挑戰。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科技新知----手機界變形金剛!奈米概念手機 預計七年後亮相

前言:
「奈米科技」的發展,已成為本世紀科技產業重要的主角,奈米技術更是掌握著資訊、生物、醫療、能源、環境問題等許多技術領域發展與解決之鑰...

內文:
諾基亞研究中心( Nokia Research Center)和劍橋大學,聯合展示1款名為Morph的奈米概念手機,使用者可以隨意摺疊手機,其柔軟與可塑特性,可以讓手機搖身 一變成為手錶或3D大螢幕。

該款手機採奈米技術柔軟材料,使手機具伸展及可撓性,猶如變形金剛般可以隨意摺疊變換形狀與功能,Nokia指出,未來奈米科技還可讓手機具備表面自動清潔,以及完全透明的電路設計,屆時手機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此外,該手機功能還可應用觸控介面操作及具太陽能充電功能。

Morph奈米概念手機的設計原型,將在美國紐約近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MoMA)所舉辦的「Design and the Elastic Mind」特展中亮相,展期持續到5月中旬,Nokia表示,Morph概念機預計最快會在7年內,首先應用在高階手機產品中。

不過,劍橋大學奈米科學研究部門主管Mark Welland卻有不同看法,Mark Welland認為,真的要在市場上看到可隨意摺疊的手機,恐怕還要再等10年。總之,不管要花多少年時間才能見證這項科技產品,手機大廠已經先宣示,未來奈米科技在多功能智慧手機產業的技術發展,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圖說:左圖為諾基亞和劍橋大學研發合作的Morph奈米概念手機原型設計,因採用奈米技術柔軟材料,使手機具伸展及可撓性,可折疊變形為右圖的手錶裝置。(照片來源:www.nokia.com)

圖說:Morph奈米概念手機,還可攤開變成大螢幕。(照片來源:www.nokia.com)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檢視gPC搶占北美低價電腦市場成功關鍵

前言:
華碩Eee PC在美行銷策略奏效,接著2007年11月大眾旗下品牌Everex在美國Wal-Mart銷售告捷,第1批2-3萬台gPC TC2502 199美元桌上型電腦,兩周內全數售磬,本文接著將帶您了解,大眾究竟是如何做到199美元全球最低價,讓更多人可更輕易擁有1部電腦...

內文:
Everex第1批199美元gPC,在北美最大零售通路Wal-Mart網路商店,以及實體店面全都銷售一空,2週內締造銷售約2~3萬台桌上型電腦佳績,同時是Wal-Mart數週內銷售最好的桌上型電腦。

199美元桌上型電腦 Wal-Mart打響名號

大眾相當震驚出乎意料的銷售速度,創下佳績之後Wal-Mart又馬上向大眾追加第2批gPC訂單,此時市場上低價電腦風暴,大眾也從中嗅到商機,決定從原本的桌上型gPC進攻NB版及UMPC版gPC,2008年3月中旬,也正式在Wal-Mart通路銷售,大眾低價電腦市場的布局,正一步步向前邁進。


圖說:Everex 推出的gPC TC2502 199美元桌上型電腦,1台主機,另外附贈喇叭、滑鼠、鍵盤。(照片來源:http://www.everex.com/)

厚實團隊資源 評估到誕生只花6週


大眾是如何促成這1台低於200美元低價電腦誕生?EVEREX創立於1983年,在歐美地區深耕數10年,之後由台灣大眾電腦購併,成為旗下全球化布局的品牌之1,主打低價電腦市場。EVEREX和Wal-Mart過去早有3年合作經驗,一向以標榜最低價的Wal-Mart,似乎比大眾更早看出消費者有更低價電腦的需求,在2007年的6、7月間,即主動向大眾提出希望可以生產僅199美元的桌上型電腦。

不過,在原物料、塑膠、材料價格不斷調漲聲浪,如何降到199美元,又可以保有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考驗大眾研發團隊的智慧與經驗。為讓電腦系統可穩定運作,大眾直接拿現有299美元機種為基礎,再進行下一步的降價調整。

首先,大眾不用成本較高的Windows作業系統,改採Linux,推出不含顯示器,內容配備包括1台主機,硬體配備關係企業威盛(Via)的1.5GHz處理器、512MB的DDR2 SDRAM記憶體、80-GB硬碟、揚聲器和 DVD-ROM/CD-RW光碟機,另外附贈滑鼠、鍵盤。

大眾倚靠過去在低價桌上型電腦經驗,從Wal-Mart反應需求後,經2周縝密評估,達成決議至最後完成階段,大眾僅花6星期,就為消費者實現199美元,可進行一般文字處理、上網、發送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功能。

gPC作業系統:Ubuntu Linux系統
EVEREX和Wal-Mart的合作,過去在低價桌上型電腦部分,曾推出299、399美元機種,預裝作業系統都是Windows XP。以過去Windows作業系統昂貴的授權金,根本無法做到1台電腦只要199美元要求,Everex替消費者省下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成本,改用目前廣為應用的自由軟體Linux作業系統,負責gPC產品開發的大眾電腦專案經理江正吉說,選作業系統過程,也評估過Fedora Linux、Ubuntu Linux,最後決定用Ubuntu Linux 系統。

因為Linux過去給人較玩家的印象,而Ubuntu所有的設定和功能都很簡單,決定過程中也有找RD進行測試,圖像化介面操作簡單,用起來感覺不錯,最後決定採用Ubuntu 7.10 Linux修改版的gOS作業系統。

gOS作業系統除了諸多應用程式,包括Mozilla Firefox、GIMP、Skype、Xing Movie Player、OpenOffice.org、Rhythmbox、Fagly,也附加許多Google服務,如Gmail、Search、Calendar、Docs、Blogger、YouTube、Facebook、Wikipedia等。

第1次應用gOS作業系統,江正吉表示gPC裡頭的g字其實有2個意涵在裏頭,1是大量呼應google的線上服務,另外也代表green(綠色)意味,在這台電腦上使用威盛的節能處理器,已搭上歐盟RoHS規範要求,並以節能、環保概念進行開發,連包裝盒都以綠色呈現。

當然消費者如果不想使用gOS,也可以選擇預裝Windows Vista的gPC,但須補上Windows作業系統授權費用差價,價格將從199美元增至298美元,幾乎多了將近100美元。

降硬體成本 採以量制價策略
在硬體配備部分,雖初次嘗試不搭螢幕的銷售模式,2週下來竟然可以銷售2-3萬台,可見消費者對199美元的吸引力難以招架,物超所值的桌上型電腦接受度相當高。

其實大眾當初最初規劃199美元配備,原計畫納入顯示器配備,但顯示器成本100-200美元,價格不僅壓不下來,還持續漲價中,199美元價格無法負擔顯示器成本,大眾才取消附顯示器的打算。不過逆向操作,也有助刺激Wal-Mart賣場顯示器銷售量,如果缺顯示器的民眾,就可以在Wal-Mart順便採購回家。


圖說:Everex gPC TC2502硬體部分配備威盛(Via)1.5 GHz處理器,記憶體為512 MB的DDR2 SDRAM、80-GB硬碟、揚聲器和 DVD-ROM/CD-RW光碟機。(郭長佑攝)

自訂軟體驗證 流暢性測試
大眾選擇gOS作業系統,主要是因為Linux不好操作,希望降低操作門檻,而gOS其功效整合完整、操作直覺親和,小孩、老人不用特別學,就可以即時入門。雖然使用新版的作業系統,不過確實有些嘗試與風險存在。

對大眾來說,Everex gPC TC2502技術層面上,硬體不是問題,反倒是軟體問題上,沿用之前的主機板Windows系統資源會比Linux多,改用Linux系統後得優先解決驅動程式與應用程式的相容問題。

例如在PC進入Suspend的省電模式後,自Suspned模式脫離,喚醒電腦回到正常工作狀態模式,時間上有要求(例如要5秒、10秒),Windows系統對此已有明確要求,gOS卻沒有,大眾要自訂自測。

換了Linux,在驅動程式需要做更多相容性測試,比如按icon,會不會反應太慢?使用者開網頁上會不會不好操作?都要進行流暢性測試。另外,像是連接印表機、掃描器等後能否正常運作,也都要進行驅動程式測試。


圖說:Everex gPC TC2502從Suspned模式脫離,喚醒電腦回到正常工作的狀態模式的時間,需要自訂自測時間秒數。(資料來源:www.everex.com)



NB、UMPC版gPC Wal-Mart已亮相

迅速在北美市場竄紅的199美元電腦,消費者反應熱烈,低價風波也擠壓到白牌電腦(White Box)、及DIY PC市場。不過大眾野心不僅如此,打開了桌上型電腦低價市場,當然不能忽略NB低價化商機,15.4吋售價398美元的NB版gPC已在2008年3月中在Wal-Mart鋪貨銷售,大眾更趁勝追擊,順勢推出7吋UMPC版gPC,一樣在Wal-Mart也買的到。

Linux作業系統的日漸普及,軟體方便學習操作,光是近3個月,市場上低於200美元的Linux桌上型電腦已有3款機種,除大眾的gPC,浩鑫電腦的KPC,及Mirus和Linspire合作推出Mirus Linux PC,都是低於200元並以Linux為作業系統的機種,這場PC低價化趨勢,未來誰能提供的更好軟體內容、功能及更合理的價格,將是業者營收獲利出奇制勝的關鍵。


圖說:大眾398美元的NB版gPC,2008年3月中旬,已在Wal-Mart正式銷售。(照片來源:http://www.walmart.com/)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金士頓 群聯 東芝鐵三角大勢底定

已沉寂好一陣子的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產業,近期再度傳出策略聯盟喜事,記憶體模組龍頭廠金士頓(Kingston)將出手投資群聯,參與私募案認購。由於金士頓與東芝(Toshiba)是老戰友,而東芝又是群聯的母公司,3方合作可說是親上加親,未來3方分工將由東芝負責NAND Flash生產製造,群聯提供控制晶片,金士頓則提供成品,未來可望針對快閃記憶卡、固態硬碟(SSD)等產品市場全面攜手,在市場展現3方聯手實力。


記憶體業者表示,在NAND Flash產業這個龐大且複雜食物鏈中,富爸爸和乖兒子的傳奇故事經常被傳頌著,雖然富爸爸不一定會培養出富兒子,但有富爸爸提供訂單作為加持,至少能在初期先贏在起跑點上,拿下一張進場門票,從過去快閃記憶卡、隨身碟、甚至未來明日之星SSD都是同樣情況。近期業界便傳出富爸爸金士頓將再度出手投資群聯,參與群聯辦理的私募認購案。不過,群聯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經過這次策略聯盟動作,未來東芝和金士頓將成為群聯2大富爸爸支柱,而金士頓在控制晶片產品,轉投資公司包括群聯和擎泰。事實上,金士頓在NAND Flash控制晶片領域布局,除最早投資擎泰外,一直處於蓄勢待發姿態,包括已被創見定下來的安國,以及東芝另1家轉投資公司鑫創,都曾傳出在金士頓考慮名單之列,不過,後來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選上群聯。

目前群聯最大股東為東芝,而東芝與金士頓多年來情誼關係一直相當深厚,過去東芝在稱霸DRAM產業時代,便開始與金士頓合作,即使後來東芝經歷退出DRAM領域,將半導體資源全數轉向NAND Flash產業,但現階段金士頓仍是東芝全球最大客戶,雙方關係緊密。

記憶體業者指出,東芝在NAND Flash產能擴充上一直很積極,且誓言挑戰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霸主地位,而金士頓在NAND Flash市場雖然較晚進入,但展現後發先至實力,目前僅次於新帝(SanDisk),至於群聯目前在NAND Flash控制晶片解決方案上,包括有快閃記憶卡、隨身碟、內嵌式記憶體和SSD產品,金士頓投資群聯除與東芝親上加親,更可充分運用群聯在晶片設計上的資源。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人類未來25大環境威脅 奈米科技居然名列第1

英國科學家歸納出未來人類將被迫面對的25大威脅,其中被視為先進科技的奈米材料因為所具有的毒性很大而位居第1,而同樣屬於先進技術的仿生機器人則是第2大威脅,而人造病毒則居第3。

據新科學家(NewScientist)報導,由英國劍橋大學學者William Sutherland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奈米材料、仿生機器人、人造病毒、新型病毒所造成的非故意後果、控制病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等,將是人類未來必須面對的5大威脅。

其中,奈米材料的潛在毒性近來屢屢成為熱門話題,因此成為首要威脅已不足為奇。至於仿生機器人所帶來的威脅,則是因為若將這些人工智慧釋放到野外,將會成為未來的新入侵物種。

除了奈米技術和仿生機器人等人類先進科技可能會帶來威脅之外,大自然帶來的威脅也不容小覷。研究人員預估,氣候變遷可能導致非本土原生物種的異樣繁衍,進而影響生態系統,而極端天候的發生頻率也會愈來愈頻繁,火災案例預料更是將會大增。在海洋方面,除了海洋酸化將對海洋生態造成莫大影響之外,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的海岸和潮間帶地區消失,也將對人類生存投下莫大變數。

劍橋大學的這項研究原本是因為有關基因改造作物的爭議而展開,但結果卻發現,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類並未造成太大威脅。該研究設定的期間為未來45年,雖然主要研究地點是在英國,但結論將適用於全世界。(鄧光潔/綜合外電)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工作 (五)

作者:黃紹麟

並非要吹捧自己,你只是沒搞懂你的價值對大陸而言在哪。

◎履歷表,履歷表,履歷表!


想要前往中國大陸工作的朋友,你過去的經歷到底跟中國市場有什麼關係?自己有先針對這點做過功課嗎?從數位之牆「大陸工作」頻道所接收到的履歷可以看出,想到大陸工作的求職者普遍不懂包裝自己。


大部分人簡單寫寫自己在台灣的學歷與經歷就把履歷丟出來,沒有指出這些經歷在大陸市場相關產業有何重要,以及對任職的公司能提供什麼價值。並非要吹捧自己,你只是沒搞懂你的價值對大陸而言在哪。


一個曾在台灣當過檢察官,目前在台灣擔任法律顧問的朋友,要應聘大陸某企業法律顧問一職,從履歷上完全看不出他熟悉大陸法律。這樣的例子堪稱無效履歷的經典,然而類似的履歷之多,令人心驚。


筆者曾經參與目前任職公司的招聘作業,我們要尋找一個銷售副總裁。履歷表從獵人頭公司如雪片般飛來,每一個應聘者都是曾經管理過華東數省,華北數省或者全大陸各省的銷售副總。


眾多履歷表裡面出現了一個台灣人的履歷,勾起我的好奇。一個曾經擔任過台灣某科技公司總經理,也曾經創過業,擔任過在台灣的外商企業銷售總監的朋友,透過獵頭推薦來應聘這份工作。


筆者心情沉重,他的履歷在第一輪就被刷掉,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他只有台灣的銷售經驗,無法與其他有管理數省銷售團隊經驗的本地求職者相比,又無法說明台灣經驗有何特殊之處能彌補他的劣勢。


這系列文章到了第五篇,筆者還在談履歷表要怎麼寫,真是遺憾。

◎去了再說吧!


筆者在06年考慮前往大陸工作時,也思考過自己的經驗對大陸有何意義。在電信產業來說,四年的3G經驗對大陸而言是獨到的;而十年的網路產業經驗在兩岸已經小有名氣,因此履歷表在此兩部分著墨甚多。


關鍵還在於做過功課沒。


後來,筆者在前往大陸工作的探詢過程中,出現了三家截然不同的公司,事後想起來卻真的是難以取捨。這三家分別是電腦製造商,電信設備製造商,網際網路的初創公司,分屬不同三個產業。


而面對的市場卻也很不同,分別是中日韓三國的亞太地區市場,中南美與歐洲市場,以及中國大陸本土市場。工作地點也在不同城市,分別是大連,海外(可能是中南美),上海。


任何一個決定對未來十年都影響甚鉅,因為要回頭將非常困難。我用 Excel 做了個分析表,將三個工作的收入,未來發展(包含跳槽及創業可能性),累積人脈的廣度,再進修的機會等,做了分析。


當我還想再等第四第五家公司的機會時,卻逐漸覺得厭煩起來。這種紙上分析當然是非常認真與小心。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真正泡進中國大陸市場,卻徒然僅是紙上談兵,瞎子摸象罷了。


「去了再說吧!」我告訴自己。


一個月內,我在台北租了新房,搬了家,賣了車,安頓好家人,更改好各式帳單地址,購買晶片卡讀卡機以便在大陸也能進台灣網路銀行轉帳,同時注意保留勞保和健保等。06年10月13日,我正式登陸。


◎大陸薪資行情參考


大部分朋友在填寫履歷表的時候,一個比較大的困擾是,期望薪水要填寫多少。如果你是到台商工作,這部分可能比較好處理。如果是到外商或者本地企業工作,你能獲得的參考資訊就少得多。


請花時間到大陸求才網站上做功課,你會知道薪水應該開價多少。


話說回來,筆者對於薪水一直有個要求,就是不要超過本地行情。曾經有個朋友來到上海擔任某雜誌社總編輯,薪水比社長還要高很多。這樣的工作,職場壽命大概最多兩年吧?


來到這裡一切都要本地化,拿與本地人相近的薪水是存活第一要件。筆者薪水雖然比在台灣要增加 20%,但是在本地企業副總級員工中薪水算普通或略高一些而已。07年初老闆說要加薪 10%,我堅辭不肯。


提供一些行情給讀者參考。以上海的網際網路公司為例,大學畢業月薪約千把塊人民幣,兩年經驗三千到五千,經理級約六千到一萬,總監級有一萬二到一萬五的行情(約台幣六萬)。


總監級工作,薪水對很多求職者來說已接近台灣水準。上述職務若是技術工作還要再加 20%。一個負責核心技術工作的技術總監,月薪可到人民幣兩萬以上(台幣八萬),超過大部分台灣上班族的薪水。


然而,有沒有本事拿到這樣的工作?以上述例子來說,這裡的技術總監動不動就管理過上千台的伺服器,處理過註冊會員人數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資料庫,知道怎麼應付每天數百萬人龐大的網站流量。


朋友問我公司有無技術副總職缺,他有興趣。我實在不知該怎麼回答。


◎結語:本地化還是最重要的


雖然上海號稱有80萬台商,但來到上海工作筆者甚少參與台商的各式聚會活動。因為總覺得來了這裡就要花更多時間跟本地人打交道,如果老是泡在台灣人的圈子裡,當初就不要來了。


今年2 月23號晚上受朋友邀請參加了上海交大,中歐商學院以及復旦大學三校的EMBA台灣校友會新春團拜晚宴。會場上人頭鑽動,從美髮,賣鑽石到開賣場的遍及各行各業,台灣人的生命力旺盛可見一斑。


此外,不要以為全中國都跟上海北京一個樣子。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經常飛到內地稍大的二級城市去看當地網民生活。光從網吧上網費用就能知道二級城市與一級城市的生活水準有相當落差。


今年農曆年前筆者在機場等飛機回台北,遇到一個同班機的做房產仲介的台灣朋友。她來到上海已經三年,卻沒辦法想像,即使在上海,也有人拿人民幣 800圓的月薪在過日子,有些麵館,一碗麵只要三元。


這種人是筆者非常感冒的。來到上海過著優渥的生活,住在台灣人聚集的社區,與有錢的上層階級打交道,卻完全不理解他所生活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離開這個城市以後中國又是什麼樣子。


本地化,意味著更深的了解。這個社會有這個社會運作的邏輯,試著將他視為正常並且適應。本地化,不是你來了才開始的事情,是從你撰寫到大陸求職的履歷表那一刻開始。希望本系列文章對你有幫助。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打拼 (四)

作者:黃紹麟

降薪到大陸工作,你願意嗎?

◎別忘記該做的功課


2008年一月,數位之牆正式推出「大陸工作」頻道。這裡的工作機會來自兩岸的獵頭顧問,都是地點在中國大陸的高階職缺,年新 100萬台幣或15萬人民幣以上,求職者不需註冊就能上傳履歷應聘工作。


正式運作一個月以來,平均每個職缺被瀏覽過大約 700次以上,每個職缺平均有 2個人應聘,顯然這個需求是強烈的。然而筆者經常接獲大陸獵頭顧問抱怨,說應聘者的履歷都是以繁體中文撰寫的。


由於筆者本身看不見應聘者的履歷內容,無法得知實際情況,只能猜測沒跟筆者反映的Case還很多。但是這個常見錯誤卻是那麼理所當然:顯然台灣的求職者還搞不清楚本地化到底多重要。


應聘美國工作我們都知道要用英文履歷,而這些求職者不經大腦思考就把繁體中文履歷丟到大陸去應聘工作?使用當地文字找當地工作這是多基本的禮貌,而使用Word內建簡繁轉換功能不用一秒鐘就做完。


然而這個事情卻如此被輕易忽略,更遑論履歷內容要精心修改成大陸慣用語。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台灣某企業的人事單位,某天接獲一個大陸求職者寄來的簡體中文履歷應聘工作,你的感想是什麼?


在前往大陸求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不斷來回做這種角色互換推演。「設身處地」是你贏取當地工作的重要一步,不論你到哪個國家或地區工作皆然。如果你對當地一無所知,人家為何要僱用你?


該不會真的以為不用做任何功課就能拿到大陸的高階工作吧?


◎降薪到大陸工作,你願意嗎


2006年五月,正當上一個獵頭工作機會(前文提到的全球排名第一的電腦製造商在大連的工作)還在眼巴巴等候通知,而中國大陸那間網際網路公司不斷催促我加入的時候,另一個機會找上門來了。


這間公司在中國大陸電信設備市場上可是大名鼎鼎,業績成長以及管理方法為人稱道,那幾年更積極向海外市場拓展,連續在中南美,印度,日本等地拿下當地大電信公司的訂單,並積極進軍歐洲。


由於對方正在籌備一個新的事業部,針對電信業者提供顧問服務,而我的3G營運經驗以及對電信業者運作的了解,勾起他們的興趣。這新籌設的事業部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對英語能力也有要求。


面試的地點在香港。對方答應付我機票費用,所以我就趁著周六的時間飛了一趟。事後我在當地也沒有多停留,談完了就走。而這間公司卻也說到做到的支付了我所有的交通費用。


當天面談是這個事業部的主管,完了之後是他的老闆,一個資深副總裁。我的表現普通,因為我不是做電信設備出身的,對於系統了解有限。但直屬老闆欣賞我,因為我了解電信業者在行銷上的需求和思維。


回台灣沒多久之後,我接到通知說恭喜錄取。但等接到Offer Letter 後卻涼了一截。他們能提供的薪水是我目前在台灣工作的三分之二而已,使我非常的掙扎要不要答應這份工作。


這種掙扎在很多到大陸工作的人身上都出現過。若是你,你願意嗎?


◎所得稅率需要注意


一直到那個時候才想起來,我忘了跟對方問,Offer 的月薪是稅前還是稅後。很多台灣到大陸工作的人沒有注意到這點,因為中國大陸是社會主義的奉行者,所以對所得的賦稅是相當重的。


簡單來說,如果你到大陸工作而薪水跟你在台灣差不多,那麼所得稅至少 15%起跳。所以很多求職者在履歷上就註明,期望是人民幣稅後 xx萬元。意思是我實拿要這麼多,至於要付多少稅,公司自己承擔。


奉勸各位,如果你想到大陸工作,最好踏實一點到大陸求職網站去填寫履歷,就會注意到筆者在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每一個細節。筆者就是因為做過這個功課,才想到要去查詢大陸所得稅率。


於是我打電話到香港去問我未來的老闆,這個薪水是稅前還是稅後?我老闆被我問傻了,因為他自己也沒注意過這個問題。然而這問題太重要,薪水已經被砍,再加上扣稅,那所得就是大幅縮水了。


他忙著跟我解釋這份工作是外派到其他國家去蹲點的,每個月在當地會有出差的補貼,每個季度還有業績分紅等等,但我仍不能滿意。最後他被我問得急了,脫口而出一句話:


「稅率的問題有這麼重要嗎?反正早晚要統一的!」


我知道我再也問不出甚麼東西來,草草結束對話。幾天後我把對方的 Offer Letter收起來,打個電話給人事單位說我不去了。老闆打電話來,知道也留不住我。禮貌的說了些事,電話掛了也就沒再聯絡了。


我其實還蠻喜歡這個老闆。然而他對薪水並沒有決定權,也很無奈。


◎跨國工作就要有跨國的待遇


各位看倌,請別以為我是被那句話中的「統一」兩字的政治意涵嚇到了。我說過,工作上拼的是專業,跟政治無關,而我知道我老闆說這句話並沒有惡意。他如果能出得起我要的薪水,我會毫不猶豫過去。


然而這並不是薪水高低的問題,而是薪水結構的問題。我老闆在面談時曾很自豪的說,這個新事業部中有歐洲人有美國人。這可真妙了,我不相信他們也給西方人同樣的薪水,一份比我在台灣還低的薪水。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這個事業部號稱是世界級的單位,然而卻還沒有做好世界級的準備。理論上只要進入這個單位的人,領取的應該是所謂的International Package 。這種薪水待遇是不分國籍的。


此種薪水待遇在跨國公司的亞太區總部是常見的。只要是從事區域性(Regional)或者跨國性工作的人,所受到的待遇是不會有國家或地區差別的,最後大家只看專業。


這間公司沒辦法給我International Package ,他們對於國際化這件事情還沒有Ready 。這或許是西方的跨國公司以及從中國大陸本土培養出來的跨國公司最大的差異,國際化的經驗與制度仍然不足。


一直到06年十月我終於加入目前工作的大陸網際網路公司,到上海工作一星期,才發現這家電信設備商的上海總部就在隔壁大樓。妙的是,還接到那位資深副總裁的來電,說,黃先生,薪水的事情好商量。


而我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打拼 (三)

作者:黃紹麟

如果你想到大陸工作而薪水還增加,有兩條路可選。


◎學習撰寫簡體履歷


2006年三月從福州,上海,北京繞一圈回台灣後,面對大陸網際網路公司邀請加盟,實在無法決定。不管如何,遠赴他鄉都是必須慎重的。我決定先做市場調查,想知道如果我自力到大陸求職會是什麼情況。


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找工作第一選擇很自然想到求職網站。首先到台灣前三大大求職網站看看是否有大陸工作機會。結果發現大部分是台商外派的工作,而且全部是製造業。這顯然不符合我的專長與需求。


於是我花了一些功夫找出中國大陸前三大求職網站,分別是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以及智聯招聘。此外還零零星星找出了大約10多個同類型網站,註冊後把自己的履歷逐一填入到各個網站上。


使用過求職網站的人大概都知道,那是多麼浩大的工程!10多個求職網站耗費我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而且網站必須以簡體中文填寫,我使用微軟Word的簡繁轉換功能,不斷的複製-貼上,到後來幾乎麻木。


然而這卻是很好的鍛鍊。到大陸求職第一步,就是撰寫一份足夠本地化的履歷!由於筆者先前已開始撰寫給大陸讀者的文章,並編寫簡繁轉換系統詞庫,所以能寫出一份用詞遣字都足夠本地化的履歷出來。


(附帶一提,Resume在大陸的慣用法是講「簡歷」)


意外的收穫是,我發現大陸的求職網站在使用上比台灣的要好用,依照畫面填寫完所有欄位,就能產生一份完整豐富的履歷。一直到現在我都還使用大陸求職網站的系統來管理自己的履歷。


然而,履歷貼上10多家求職網站,一個月下來居然沒有任何消息。


◎正確管道:獵人頭公司


想像一下你是台灣某企業的人事經理,你手上每天有大約20封從人力銀行送來的履歷給你篩選。有一天突然發現來了一封履歷是上海人,而且這個人現在還住在上海。你會費力的找他來台北面談嗎?


倒過來想,現在北京有個企業的人事經理,突然收到一份來自台北的履歷,而這個求職者現在還在台北。你覺得他會怎麼做?筆者馬上想到,履歷刊登一個月還沒人來找我,這可能是第一個原因。


然而,這裡是否有更深層的因素?於是我到求職網站去看看筆者熟悉的網際網路,電信,以及IT產業到底都在找什麼人。什麼?徵求一個經理只要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徵求一個總監只要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傻了,我有10年工作經驗,應當應徵什麼職務好呢?這樣的工作經驗在當地可以幹到副總了。於是我恍然大悟,如果是副總的職階,那麼透過求職網站來找工作,顯然是錯誤的管道!


正確的管道,是獵人頭公司(Headhunter),只有透過這種管道才能接觸高階工作。於是,我費力的找出近20家大陸獵人頭公司,把從求職網站上整理出來的履歷中英文版用電子郵件寄過去。


兩年當經理,五年當總監,這會不會太誇張?一點也不。中國大陸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有能力的年輕人冒出頭很快。只有像台灣這種已步入人力成熟社會的情況下,才會有熬10年才能當經理的情況。


◎第一次跨國工作機會


由於與幾個獵頭顧問聯絡上,開始陸續有高階工作機會找上門來。面試怎麼辦?其實對於高階工作來說,電話面試(Phone Interview )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我人是否在台北一點關係也沒有。


第一個工作機會,是遠在大連的獵人頭公司打來,他們幫全球排名第一的電腦製造商尋找管理中日韓三國的電子商務經理,這是一個亞太區的職務,只是該公司的客戶服務以及線上銷售總部在大連。


一共有三次電話面試,是該電腦製造商的該部門主管,主管的主管,以及最大的主管,分別從廈門,澳洲,英格蘭打來,全部使用英語。筆者的表現應該還可以,所以一路電話面試上去。


筆者這個從沒留過學的本土學士,面對英文面試緊張得要命。後來摸索出一套方法再加上後來多次面談,也就習慣了。最終面試的結果我是備取,也就是說如果正取的那個人沒去報到,那就是我了。


何以筆者說,在大陸求職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世界,這是一個原因。除了全英語環境外,我的工作經歷第一次被放在一個叫「世界」的天平上秤斤論兩!與我競逐同一份工作的人,什麼國籍的都有!


當履歷一攤開來全部只有台灣工作經驗,而且完全沒留學過,如何說服這個跨國公司給我一份需要跨國經驗的工作?顯然,早年在新浪網的經歷幫我加分不少,而網路產業的工作經驗還算紮實。


數位之牆的名氣對我有任何加分嗎?沒有,西方人根本不知道。因此後來才興起推出英文版數位之牆的念頭。頭一次感覺到自己做的事情對世界沒什麼影響,回頭再看台灣的部落圈整天吵鬧,更覺慚愧。


這世界有因為台灣島內的吵鬧而往前推動一點嗎?


◎進入中國市場的兩條路線

我曾經到那間電腦製造商的網站填寫履歷(大公司都有網路徵才系統)但石沉大海,可能是我的履歷太過平常很容易被刷掉。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透過獵頭推薦,否則你的履歷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被看到。


總結大陸求職網站及獵人頭公司安排面試心得:如果你想到大陸工作而薪水還增加,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到本土企業擔任總監級以上職務;第二條是到跨國企業的亞太區擔任產品(或專案)經理以上工作。


筆者想起2007年《數位時代》的一篇文章提到,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沿海地區一路往大西部挺進;一條是從中國本地市場一路往歐洲美國挺進。這與筆者的經驗是相互印證的。


至於透過台商外派到大陸的工作為什麼不在考慮之列?筆者有很多大學同學外派到昆山蘇州等地的科技製造廠。他們的生活除了工廠還是工廠,加班再加班,而吃飯的時候跟大陸本地人分桌而食。


試問這樣工作到40歲中年危機,準備創業或被公司掃地出門或尋求更高跳槽機會時,有多少本土資源?他們在台商的羽翼下失去獨自在異地求生的能力,因為做不到本土化!回台灣?台灣還有你的位置嗎?


沒多久,又有另一家跨國企業來敲門。這次是大陸本地的跨國企業。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打拼 (二)

04年的福州之行,讓我決定開始對這個市場布局。

◎擺脫刻板印象來這裡看看


逢年過節的時候,筆者會回到台北。漫步在街頭或坐在捷運裡,會很困惑的思索著,台北到底有哪些地方贏過上海。意外的是,答案不太容易找,想來想去似乎剩下居民整體素質較高一項。


一個先進都市該有的硬體建設,北京上海都不缺乏。城市精英的生活氛圍與機能還有文化只有更豐富。由於已經變成世界關注的焦點,這裡成為全球文化團體的演出重鎮,很多展覽是我沒辦法在台北看到的。


筆者一個在上海某跨國公司工作兩年的台南朋友,送給他即將從研究所畢業的弟弟的畢業賀禮,是一張台北上海的來回機票。他弟弟說,大陸那麼落後,誰要去工作啊。他說,你來,看過以後再下結論。


在政客及媒體炒弄下,很多台灣人覺得大陸是個亂哄哄的環境,到這裡工作與生活是吃苦受罪。刻板印象是:「應該是台灣混不好才想去大陸工作吧?」或者「那裏的生活水準低,去了會降薪吧?」


事實上,全世界的企業都在往中國走,跨國公司亞洲總部已從香港台北遷往北京上海。台北分公司在全球架構體系中,變成邊陲市場或支援單位。分公司的員工,頂頭上司從美國老外變成北京上海人。


當中國大陸越來越開放,台灣卻越來越內縮。原本充滿海洋性格的台灣人應該拎著包袱出去闖天下,此刻卻深陷「愛台灣」的緊箍咒。這個咒語一旦祭出,擋者莫不腦漿迸裂,再不能言語。


當「中國的經濟等於世界的經濟」時,很遺憾的台灣自外於這個經濟體。當中國大陸的都會上班族每年以 10%以上的幅度加薪時,平均所得原地踏步多年的台灣,被追過去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早年的大陸經驗


1999年,筆者在台北新浪網工作,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北京土地拜訪同事。剛下飛機的時候,破舊的北京舊機場讓我下意識的緊張起來,想著會不會有「共匪」來把我抓走,或者治安太差路上被土匪打劫?


前往北京新浪網的路上確實景色有些荒涼,很多地方根本沒有建築。在我們乘坐的大巴士上,幾個同事跟我說他們覺得台灣獨立也沒什麼不好,我尷尬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些人該不會是特務吧?


在北京洽公期間外出時搭乘的計程車破破舊舊,還有一種類似麵包車被稱為「麵 D」的箱型計程車可以搭載比較多人。新浪網當時的辦公室是跟小學租用的,開員工大會的時候就使用學校的禮堂。


在我第五次飛抵北京機場的時候,進入機場航廈時有一種「飛機是不是下錯地方」的疑惑。這個機場的嶄新及現代化,與之前舊機場的印象天差地壤。原來是新機場啊,我第一次對於其建設速度感到驚訝。


2000年,當時決定離開新浪網的我想投身 B2B電子商務領域,阿里巴巴(是的,就是你知道的阿里巴巴)一位副總裁飛到台北來跟我面試。在薪水以及職務都談好的情況下,我反悔了,最後沒有加入。


到一個人生地不熟並且從小就被灌輸那裏是「鐵幕」的地方工作,心裡確實有障礙。儘管我1999年到2000年已經出差北京達六次之多,相較其他台灣人已經算接觸比較深入,但心裡的刻版印象阻止了我。


2004年我受朋友邀請到福建電信授課,主要談電信以及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趨勢。我講課多年,這個兩天一夜的課程卻第一次讓我在福州焦慮到晚上睡不著。我不斷問自己,台灣經驗有用嗎?有比人家強嗎?


◎闊別六年之後重訪北京


04年的福州之行,讓我決定開始對這個市場布局。首先,數位之牆推出簡體版,為了讓文章符合中國大陸用語,我準備了一個名詞對照表並設定進簡繁轉換系統,讓特定名詞從繁體到簡體自動轉譯。


接著到大陸十個網站上開設部落格,請工讀生每週發布簡體文章。既然已有簡體網站為何還這麼麻煩?一方面是從大陸連線台灣網站並不穩,另一方面則是主動加入當地熱門網站顯得更為積極,傳播面更廣。


很多人轉載筆者寫的文章並在郵件與 MSN上交流。經過兩年布局,結識不少網際網路產業內朋友。這讓我2006年再訪中國大陸時,在網站一公開行程就有很多本地朋友熱烈約訪。


隔岸觀察不如親自走一遭。2006年三月我再訪福建電信,停留兩天後飛往上海接著北京。事隔兩年,全球3G發展更進步,台灣的3G也有更多經驗可供本地業者參考。從電信產業入手進入大陸工作似乎可行。


上海北京兩地的進步讓我有點意外。距離我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才六年,印象中當年荒涼的街景已經被嶄新的建築取代。滿街的計程車是全新的,當我跟司機問起現在還有麵 D嗎?司機說早就沒有啦!


這趟行程是個試水,我想對於「該不該到中國大陸工作」做個決定。沒想到卻有幾個意外收穫,一是在北京接受幾個網路媒體專訪,一是見到北京新浪幾個創始伙伴。故人重逢憶及革命情感,別有一番滋味。


另一個收穫卻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在上海遇見某網際網路公司的兩位創辦人,在飯店大廳裡興高采烈談論網際網路一下午,會後卻收到極力邀請加入的信函。


心中浮現疑問。一般人都是進入台商或外商後外派大陸,我真的要直接投入本地企業工作嗎?對於風土民情以及大陸企業文化不甚熟悉,會不會水土不服?萬一不妥當,再回台灣還有我的位置嗎?


為了解決這些疑惑,我決定先對當地的就業市場進行調查。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打拼(ㄧ)

如果你的目標是世界,那麼來吧!


◎寫在本系列之前


從07年底以來,由於台灣大選將至,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激情。就連平日看來溫良恭儉讓的朋友,也開始轉寄慷慨激昂的郵件要我投票給誰救台灣,經常讓我冒出驚嘆號:「啊?沒想到這家伙激情如此?!」


現在的執政黨,幫別人扣上「不愛台灣」的帽子,跟當年國民黨時期幫別人扣上「匪諜」的帽子一樣容易。就我來看,政客是沒有顏色差別的。要說哪一種顏色的政客比另一種顏色的更愛台灣,是很荒謬的。


此時此刻寫這系列文章,分享中國大陸求職經驗,很可能讓我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然而,這時間點卻又是本系列文章最佳發布時間,因為到大陸工作在台灣已經累積成巨大需求。很多人在問,我要怎麼過去?


這系列文章是寫給想到大陸求職的朋友的,或者抱持著好奇心想多了解些的。如果您打算抱持下列心態或眼光來看這系列文章,那我建議您現在就不必繼續看下去了:


- 試圖把我抹藍還是抹綠,並攻擊或利用我的文章於政治用途。請注意本系列文章的性質是「工具書」或「參考書」,只教你How To。若這工具對你沒用,離開不用就是了。費力的把他漆上顏色是沒道理的。


- 試圖挑剔文章中的「中國」,「大陸」,「台灣」,「島內」,「國內」等文字,指責我賣台或搞兩個中國。真正的賣台主角,不分顏色每天都出現在電視新聞上,我不過是個小人物而已,無力呼風喚雨。


筆者來到這塊土地工作一年多(主要是網際網路產業),而來到此地之前布局兩年,這種經驗絕對是資淺。但我願把所見所聞所思提供出來讓有需要的人參考。如果你沒有這個需要,請離開別再往下看。


◎你對中國大陸的誤解有多少?


把中國大陸當成朋友或敵人的人,對於自己贊成或反對的對象到底了解多少?舉個簡單例子,本系列文章標題是「如何遠赴中國大陸打拼」,其中「打拼」這個脫胎自台語的用詞,在大陸頗為常見。


這裡的年輕人及上班族,很多跟台灣民眾一樣在看「我猜」以及「全民大悶鍋」,主要是透過網路下載。走進販賣CD的店面,裡頭 70%以上是台灣以及香港藝人的商品,他們跟你聽一樣的歌。


大都市裡的上班族,關心的話題跟你我一樣,買房子買股票,他們對於理財這件事情的看法與能力一點也不輸給你。由於經濟高速成長加上人才競爭激烈,導致去年我工作的公司平均調薪幅度達 15%。


經濟成長到底多快?筆者的大陸同事(30到35歲)描述他們小時候過的窮困生活,聽起來跟我父母親(約60到65歲)小時候台灣的生活環境相當;而他們目前過的城市生活水準卻跟現在的台北一樣。


換言之,沿海都會地區與我大約同齡的人,在短短30年內走完我父親與我兩代人的路。他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月薪是人民幣 500元,現在則依個人發展與機緣不同而達人民幣 1.5萬以上。(約台幣六萬多)。


在筆者公司,總監級(相當於處長,協理)員工薪水已經與台灣同一等級員工水準相當。若經濟繼續高速成長,很快的將發生大陸公司把業務外包給台灣的情況,因為大陸人成本高,而台灣人又便宜又好用。


請抹去「大陸人工便宜」的刻版印象,因為高階工作的市場人才一點也不便宜。此外,想像一下中國大陸有一份比你現在薪水還高的工作,你憑什麼能拿到那份工作?想一想你的台灣經驗到底哪裡能用上?


◎來到這裡就是踏上世界舞台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兩年前(或五年前)在大陸工作的經驗,筆者建議你不用聽,因為進步實在太快,現在與兩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不僅是硬體建設還包含人民生活,兩年前的經驗可能不足以完全描述現在。


然而一定非要去中國大陸工作不可嗎?任何一個來到此地工作的人,可能都問過自己1000遍這個問題。答案因人而異,但是如果你說是因為台灣不斷向下沉淪快完蛋了,所以出走,這個原因筆者不能苟同。


元旦假期筆者回到台北,士林夜市人聲鼎沸兼車水馬龍,讓人懷疑台灣哪有一點點完蛋的跡象?不管再怎麼低迷的世道,都還是一樣有人在賺錢,端看有沒有用心罷了。君不見人氣商品一波又一波?


鍛鍊「不管什麼樣的政府當道都能賺錢」的能力,是台灣人的宿命。留在這塊土地打拼是一條路,出海打拼也是一條路。回想我們的父執輩早年以輕工業起家,拎了幾口皮箱用破爛的英語在全世界做貿易。


這就是台灣人的海洋性格,從一出生就準備好要出海!到大陸工作就跟到美國或日本工作沒有不同,就是要面對陌生的人文地裡環境,就是要面對世界級的競爭。然後,以一個台灣人的身分贏得別人尊重。


為什麼筆者提到世界這個概念?因為這兩個字在大陸求職的歷程中深深的震撼了我。請不要以為你即將到中國大陸工作,請記得這裡是國際舞台。來這裡工作,心裡要有準備自己即將成為地球人。


筆者告訴自己,我生於桃園,長於台北,過去的3G電信經驗可與世界接軌;目前在上海工作卻經常飛北京;下一個職場可能是東京可能是香港。台灣是家鄉,但如果以後葬在西雅圖,我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如果你的目標是世界,那麼來吧!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如果微軟併雅虎,力抗Google勝算幾何?

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微軟與雅虎可能是新的例子。一向在網路服務相互較勁的兩家公司,在微軟撂下話要以四百四十六億美元的價格購併雅虎時,原本就詭譎多變的市場,又多了風雨欲來的氣息…。


今年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微軟(Microsoft)執行長包曼(Steve Ballmer)才信誓旦旦地說:「微軟要走自己的路,購併僅限於中小型公司。」言猶在耳,微軟居然在二月初對外宣示,要砸下四百四十六億美元購併雅虎(Yahoo)。


當大家聽到微軟向雅虎求親時,除了這項動作會衝擊產業外,微軟心裡算盤怎麼打?才是大家好奇的地方。微軟想買雅虎的風聲早已不是第一次聽到,而且這確實是微軟增加市占率的最快方法,如此一來,才能和它目前最頭痛的敵人Google競爭。


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確是個老江湖,選在這時候出手。過去這兩年,雅虎其實表現不佳。它的市占率、營收,甚至連商譽都下滑,還記得執行長楊致遠因提供中國政府個人情資被法官斥責嗎?就連內部都出現極多的雜音,二○○六年底,一封由內部洩漏出去的「花生醬宣言」(The Peanut Butter Manifesto)文件中,資深副總裁高林浩斯(Brad Garlinghouse)直陳雅虎的資源過於分散,很像在麵包上塗花生醬一樣,業務內容很多,卻都只是薄薄的一片,缺少重點。雖然創辦人楊致遠在去年以救世主的形象,回鍋重掌兵符,事情顯然不像以往那麼簡單。


現在微軟把球丟給雅虎,雅虎不得不認真思考接下來何去何從?畢竟微軟是帶著四百四十六億美元提親,雅虎實在沒道理不考慮。擺在眼前有幾個選擇,除了主角外,還有大勁敵Google,以及由梅鐸率領的新聞集團(News Corp.)這個程咬金。


Google在傳出微軟意欲購併的消息後,立刻表態願意跟雅虎合作網路廣告。新聞集團則想用旗下的社群網站MySpace和雅虎換股。這兩家的出現,其實有點雷聲大雨點小,許多評論家都認為,與其說是阻撓購併,不如說是雅虎想提高自己身價放出的風聲。


回到問題的原點,微軟圖的是什麼?如果成功,這將是繼時代華納(Time Warner)以一千六百四十億美元天價購併美國線上(AOL)以來,美國網路產業史上金額第二高的購併案。然而時代華納跟美國線上最後的結果,王子與公主並沒有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整樁合併案並未見到兩邊宣稱的綜效,這也是外界對於微軟購併雅虎最大的質疑。


首先微軟要面臨部門裁併、人才流失,以及技術團隊難以整合的問題。因為微軟與雅虎本屬競爭對手,雙方重疊的業務部門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入口網站和網路廣告等,都不可能繼續駕著雙頭馬車跑,然而業務裁併又勢必造成人才出走。雅虎這幾年已經走掉不少高階主管,如果再由微軟當家,從過去企業合併的例子來看,因雙方文化及作風上的磨合而引發的離職潮,應該是無可避免。

蓋茲:文化磨合不成問題


不過,微軟對這件事似乎抱著樂觀的看法。比爾.蓋茲表示,比起產品、使用者資料庫或市占率來說,「人才才是雅虎價值所在,」他指出,要打造廣告主工具、改善搜尋演算法核心,還有建造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基礎建設,需要非常多的人力。蓋茲強調,他並不擔心企業文化磨合或人才出走的問題:「微軟想做突破性的軟體,雅虎的工程師想跟Google競爭,所以我看不出很大的文化差異。」

先不論購併後的問題,這樁生意成功的跡象越來越高。雅虎執行長楊致遠端出了離職方案的牛肉,保證所有因故遭開除或自動離職的員工,皆可享有二十四個月薪資及健康保險福利。微軟儘管不再提高金額,卻一再表示有充分的信心完成交易,頗有不惜一切方法的味道。


兩個臭皮匠能不能勝過一個諸葛亮?微軟與雅虎聯手,雖然在不重複使用者上可贏過Google,但在搜尋市占率與網路廣告營收方面仍遠遜於它。這不單是市占率的問題,而且微軟想贏的,也不只是網路廣告而已。


Google的致勝關鍵,在於用免費的服務換取流量,再以精確的技術吸引廣告主,微軟光靠現有的規模仍無法動搖市場。比爾.蓋茲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人才的價值。人才代表技術,技術則代表產品的價值。微軟現在知道,在網路上唯有直接競爭服務與技術才有勝算。不管是網路廣告系統或網路版辦公室軟體,市場會不斷地選擇最好的方案,因為轉換成本實在太低了。使用者可以輕易在不同介面間切換,用更好的服務留住他們,Google的好日子就不會走個沒完。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無線網際網路的產業巨變(三)Nokia 的策略

Nokia 必須把自己變平台,這個平台必須更開放。

◎手機作業系統日漸不重要


在行動通訊產業裡,Nokia 簡直是個不敗的神話。根據Nokia 在今年一月底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全球手機出貨量1.34億來看,市場占有率達到 40%,而排名第二的Samsung 市占率僅約 15%。


如果你是Nokia 的CEO ,看到這樣的數字,會不會想:「我是不是能拿這些用戶再幹點甚麼事?」賣手機雖然獲利豐厚,但是如果能從用戶身上再榨點錢出來豈不是更好?於是網際網路理所當然成了目標。


在過去,Nokia 致力於其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 及一系列的智慧型手機以迎擊微軟,搭配其龐大的銷售量取當亮眼的成績,全球有 63%的智慧型手機是執行Symbian ,而微軟Windows Mobile只佔 11%。


但是很顯然,在無線網際網路的風潮下,手機作業系統的地位將越來越不重要。並不是說檯面上的競爭者會放棄手機作業系統,而是大家都發現,能夠提供甚麼服務更加重要了。


假設如前文所說,Yahoo!推出Yahoo! Go 能跨不同作業系統提供無線網際網務服務,而Google的開放作業系統對手機開發商來說根本不要錢,作業系統的價值又在哪裡呢?手機用戶只在意能用甚麼服務而已。


Apple iPhone令人驚艷,但引起討論的焦點並不在iPhone跑甚麼作業系統。以其銷量來說,要威脅Nokia 老大哥的日子還遠,但iPhone挾其音樂服務威力帶動銷售,卻是Nokia 必須正視的事情。


◎Nokia 進軍網際網路市場


08年一月,Google內部資料顯示,在07年耶誕節期間,透過iPhone瀏覽Google的流量,僅次於Symbian 平台智慧手機的流量。iPhone佔智慧型手機市場僅2%佔有率,而Symbian 則有 63%。


這件事情給Nokia 的思考是甚麼?顯然iPhone的手機上網體驗做得比 Nokia 要好,使用更容易,瀏覽器的功能更接近人性;或者,Apple 在銷售智慧型手機上更能打動對上網有高度需求的用戶族群來購買。


不論介面改進或以網際網路服務綑綁手機銷售等模式,對Nokia 來說都是全新震撼。一個在傳統上被認為是電腦製造商的傢伙,轉型成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及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後,一腳踩進電信領域。


Nokia 如果也想一腳踩入對手地盤,該怎麼做才對?推出自有內容服務是第一個思維。內容可以透過收購公司取得,或者透過合作,幸好不少網際網路公司對於自己的服務能出現在Nokia 手機上感到興趣。


於是Nokia 推出了Nokia Search,Nokia Maps以及Nokia Music 等服務。這些服務大部份需要下載軟體到手機安裝,也並非所有Nokia 手機都適用,因此將軟體預裝在手機上銷售成為必要手段。


其中Nokia Search是跟Google等搜尋引擎公司合作,而Nokia Music 則是需要付費的線上音樂商店,與大型唱片公司合作,類似Apple 的 iTunes音樂商店的模式。Nokia 跟網際網路公司是既競爭又合作。


Nokia 服務列表:http://europe.nokia.com/A4496273


◎WidSets 開放平台拉攏網際網路世界


這種服務的建立方式曠日廢時。如果想快速在網際網路世界攻城掠地,Nokia 必須把整個網際網路拉到自己這邊。別忘了網際網路是個龐大的生態體系,這個體系需要一個共主,才能打開無線網際網路的門。


Nokia 必須把自己變平台,這個平台必須更開放,讓不管甚麼服務都能很容易放上來,甚至不限Symbian 作業系統而是任何手機都能用。如果手機作業系統已經不再重要,死守Symbian 反而會變成限制。


對於Nokia 想拉攏的網際網路業者來說,開發出來的手機網際網路服務能夠在任何的手機上跑,這是最動人的好處。或許因為這樣的思維,Nokia 推出了WidSets 開放平台。


這個開放平台在手機上來說,就是一個Java小程式,只要支援Java的手機就能執行這個軟體。而理論上只要網際網路業者針對這個小程式開發,就能在所有Java手機上提供服務。


就運作邏輯來看,WidSets 平台所做的事情跟Yahoo!的Yahoo! Go 非常接近。既有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可以忽略各種手機規格,透過簡單的程序就把服務放上無線網際網路,只要那個手機裝了WidSets 。


已經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在WidSets 平台上開發應用,如Wikipedia ,Blogger ,Flickr等,也有路透社,BBC 等新聞媒體。也有很多業餘玩家在上面開發小遊戲,提供用戶下載,由此可見開發很容易。


在這裡可以下載WidSets:https://www.widsets.com/widgets


◎手機可能免費嗎


理論上,Nokia 的WidSets 可以安裝到Google的GPhone或者Apple 的 iPhone上,只要這些手機支援Java。如此一來,手機作業系統就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那為何Google那麼執著的要做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


其實,Google腦袋裡想的可能只是延伸在網路廣告上的優勢,讓手機的功能與Google服務更緊密結合,當無線上網人口成長時,繼續佔有手機廣告市場大頭,甚至運用這個收入讓手機的價格下降乃至免費。


可以想見Nokia 之類手機製造商或許會痛恨這個點子,原來能夠賣錢的商品最後要靠廣告才有收入。然而這個Google式狂想真的能實現嗎?首先,手機不可能真的免費,只是有人幫忙付錢而已。


過去,電信業者幫消費者付錢,讓手機變成零元,然後與消費者簽訂綑綁合約,限定期限內必須持續繳費不得退租。現在,電信業者的補貼再加上Google補貼,手機價格確實可能再下降。


如果Gphone的出現能夠讓電信業者少付一點補貼的錢,那電信業者絕對樂意。問題是這筆錢電信業者不出,那就是Google要出,因為類似 Nokia 之類的手機製造商是不會賠本賣手機的。


假設Google支付補貼費用讓手機不要錢,也只能從後續手機廣告收入把錢賺回來。先付後收,這是划算的生意嗎?Google將會有龐大的現金用於補貼,這看起來是過去財力雄厚的電信業者在幹的事情。


相較於Yahoo!與Nokia ,Google的無線網際網路計畫更像是個豪賭。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無線網際網路的產業巨變 (二) Yahoo!的策略

Yahoo! MDP與Google的Android 有何不同?

◎封閉與多重標準的產業環境


假設你做了一個以電腦瀏覽器為基礎的網站,你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怎麼招攬用戶。你不大需要擔心版面大小跟使用者的螢幕尺寸不相容,網站的程式語言只需考慮少數的瀏覽器品牌版本。


你不用關心使用者的電腦作業系統,也不用關心使用者是採用ADSL或者Cable 上網,更不必知道使用者是透過哪個電信業者上網。然而,這一切到了行動上網的環境,全部都是必須要過問的事情。


在手機上面做行動上網加值服務極為痛苦。以Yahoo!在某電信業者的 WAP 入口網站上擺放搜尋框為例,必須經過電信網路測試,加值平台測試,計費平台測試,手機相容度測試,然後服務才能推出。


換一家電信業者合作,上述測試全部重新來過,因為跟每家業者的合作方式與電信網路平台可能不同。全世界有多少電信業者?這種服務上線速度使得在電腦上發生的網際網路革命,難以在手機上重演。


在行動電信的世界裡,產業龍頭人人都想要打造這個標準。先不管電信業者的各式平台,最起碼手機的軟體服務的開發環境能不能先統一起來?讓開發人員只要花很少的力氣就能支援眾多的手機。


這個平台的市場現在可熱鬧了。除了Symbian 與Windows Mobile,還有老牌的Java,Qualcomm的Brew,還有後起之秀Adobe Flash Lite,就連Yahoo!也來插一腳,推出Yahoo! Mobile Developer Platform。


如果你是手機服務開發人員,看到要支援這麼多標準時做何感想?


◎手機作業系統越來越不重要


這些開發平台從作業系統到軟體執行環境都有。手機作業系統眼看著誰也無法獨大,而且就長遠趨勢看,消費者要的是服務,並不關心使用什麼作業系統。搶奪手機作業系統市場的重要性會日益降低。


因此筆者認為,開發平台的決勝關鍵並不在作業系統,而是在軟體執行環境。其實Java是最有機會打造跨終端的開發環境,但是到現在「寫一次到處跑」的遠景一直沒實現。


而在電腦上擁有高度市場佔有率的Flash ,推出Flash Lite則是另一個與作業系統無關的開發環境。理論上只要手機支援Flash ,不管使用什麼手機作業系統都可以執行。


這種開發平台只要能真正做到「寫一次到處跑」,絕對會被開發人員大力擁抱。而Yahoo!推出的Mobile Developer Platform (下文簡稱 MDP)則可看成與Flash Lite類似但與作業系統更加無關的開發平台。


簡單來說,只要手機支援Yahoo! MDP,網站經營者只要依照開發規範撰寫Widget(只需簡單Scripting 而非Binary Code ),就能把現有的網站服務提供到有安裝Yahoo! Go 軟體的手機上讓使用者使用。


Yahoo!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每一支手機都裝上Yahoo! Go 軟體,這樣就會有越多的網站願意支援 MDP並加入Yahoo!的陣營。當然,這也包括了Google推出的手機在內,如果Google手機也安裝Yahoo! Go 的話。


◎網際網路世界需要一個共主


當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思考要在手機上提供服務的時候,他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是眾多的手機作業系統,不同廠牌的手機各自發展出來的特異功能,手機上瀏覽器的廠牌不同,以及各式電信業者的平台。


小型網路公司往往對於這種複雜環境感到頭痛,因為在手機上投注研發資源去克服這一堆問題,顯然不符合經濟效益。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投注資源在此,經濟效益是有的,但是會陷入單打獨鬥的局面。


以電腦為基礎所形成的網際網路是一個大型生態系統,如果有一個平台能讓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把服務放到手機上,整個生態系統在面對掌握用戶的電信業者時,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於是,一個主流開放平台的需求就出現了,這個平台與Java或Flash 之類的軟體開發平台並不相同,前者是軟體開發商提供給小型網際網路公司的開發工具,僅是試圖解決手機相容性的問題而已。


這裡的平台,除了解決相容性問題,還必須有個老大哥能帶頭跟電信業者與手機業者抗衡的力量。簡單來說,行動上網的世界一定要有個「共主」,這個共主本身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用戶基礎才行。


關鍵是誰出來帶頭?同樣是手上握有大把用戶,Yahoo!與Google所選擇的路並不相同。Google選擇了對於其他標準視而不見的態度,另起爐灶;而Yahoo!則選擇了與其他標準共容共生的態度。


◎Yahoo!與Google有何不同


Yahoo! MDP與Google的Android 有何不同?簡單來說,Android 是個從作業系統到軟體執行環境甚至連瀏覽器都通包的平台,在行動上網產業中更著重於手機與開發商部分,希望打造全新底層技術平台。


Google可以不理會手機上跑甚麼作業系統,也不用管手機瀏覽器的廠牌對網頁呈現的影響,因為他已經自己做了一個。他希望說服手機商,網路公司,軟體開發商們,丟掉其他標準吧,用我這套就好。


而Yahoo!則更在意於提供一個前台環境,讓目前的網站經營者能簡單容易的把服務放到手機上,而不用管到底用了甚麼底層技術。但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Yahoo!得自己克服大量的相容性問題。


Yahoo! Go 軟體必須在每一款手機上面都能跑,所以必須相容於各種手機作業系統(當然,也包含Google手機的作業系統)。他必須針對不同廠牌的手機與瀏覽器進行調整以確保功能正常與顯示品質。


由於Yahoo!做了這堆苦功,所以其他的中小型網際網路公司得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讓自己的網站能提供手機版本的服務,再也不用管甚麼標準不標準,反正跟著老大哥走有肉吃。


兩個試圖成為共主的老大哥作法各異,誰高明?只能說,Google的賭注大,不是大成功就是大失敗。但兩者所選擇的方式卻都是最適合本身體質的方式:我們會很難想像Yahoo!去搞個Android 技術平台。


然而,想做老大哥的還大有人在,Nokia 也注意到這個趨勢了。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登場!Macbook Air!


果然不是「空」穴來風!Apple 剛發表了厚僅 0.16 英吋(4mm) 的 MacBook Air,薄到老賈竟然是從信封裡把它抽出來的!為了做到這麼薄,這台 13.3" 的筆電自然是採用了 LED 背光螢幕,但還能再塞一顆 iSight 攝影機、和多指(看起來是兩指)觸控的觸控板,就有點離譜了。硬碟的選擇有 1.8" 的 80GB(和 iPod 一樣)和 64GB 的 SSD 兩種,但沒有內建光碟機(我們也不奢望有了)。內建的 Remote Disk 功能倒是可以讓你從任何同樣執行這套軟體的 Mac 或 PC 上讀光碟機的內容,多少彌補了一下。預估電池可以撐五個小時!

整個發表對心臟殺傷力最大的消息在這裡:預定售價 1799 美元!換算換算約是台幣 58500。這...這...我的信用卡丟哪去了?好險...還有兩個禮拜可以找信用卡...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政府將增加ODF文件格式

長期以來採用微軟、PDF等文件格式為主的政府機關,今年內可望新增IBM、昇陽與開原碼社群共同力推的ODF文件格式,增加公文標準的多元性。
根據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日前公告的會議記錄,政府將推動Open Document Format格式在公部門的採用率達到70%。促使各級政府機關在微軟的Office Open XML、Adobe的PDF,以及本土業者威鋒數位的WDL之外,能夠支援已成為ISO國際標準的ODF格式作為公文標準,不再獨鍾個別廠商的文件格式。

不過由於計劃還未完全通過,確定的執行日期與70%的目標要如何定義,行政院資通信小組成員鄭進練表示,尚待後續會議評估確認,「但支援ODF的方向已經確定,」行政院研考會資訊管理處副處長蘇俊榮說。

ODF最初是由昇陽所研發的文件格式,目的在讓不同作業系統如Windows、Mac、Linux上的應用軟體所產生的文件能夠互通,主要支援的軟體有OpenOffice.org、Google Docs以及IBM Lotus Symphony等。ODF向被認為是衝著在市場上有壟斷地位的微軟Office而來,兩邊陣營的較勁也不曾停止,而微軟為了平息外界對Office文件格式太過封閉的批評,亦將其OO XML送交ISO審核,企圖成為國際標準,但也遭遇許多質疑致一直未能定案。

而將採用ODF的我國政府則澄清該決定與廠商間的競爭無關。蘇俊榮解釋,推動政府公文支援ODF的目的不在於捨棄已延用多年的其他文件格式,而是政府提供的文件必須能同時滿足不同民眾的需求,「政府網站上供人下載的文件不能只有Word,」他表示,政府仍會延用已在使用的技術,是增加選項,不是改變方向。

事實上,早在2003年起,行政院便強制要求各級政府機關所有放在網站上供人下載的官方文書,不能只提供單一文件格式的版本,以利採用不同作業系統、文書軟體的民眾能正常閱讀。當時的解決之道多半是在Word檔之外,提供PDF、WDL或HTML格式的文件,但由於HTML不利列印,而PDF與WDL又須下載專屬閱讀器才能檢視,未必真的便民。

而政府選擇支援ODF的關鍵,則在於ODF已通過ISO審核成為國際標準,政府能夠順理成章採用,不必擔心圖利特定業者的批評。

事實上,在2006年中ODF確定成為ISO國際標準後,政府即透過資通小組研議採用為公文標準的可行性,並召集部會與業界代表與共同商議,確立公文系統將支援ODF的政策方向。但一年半過去,都還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

蘇俊榮解釋,由於ODF與目前最被普遍使用的微軟文件格式仍會有小部份的不相容,且對中文罕用字的支援,也還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他表示,這些問題若不能解決,如國家檔案管理局等對文件正確性要求即高的單位,勢必不能接受貿然的更動,「我們目前要先做好配套,下一步才能談何時上路,」他說。

他表示,現階段會先陸續在政府網站上供下載的書表提供ODF格式檔案,未來則希望連政府內部文件歸檔、儲存與交換等應用,都能同時支援不同的文件格式。

行政院資通信小組成員鄭進練亦表示,為了讓政府名正言順採用ODF格式,日前經濟部工業局也已將英文版的ODF規格書譯成中文,送交商檢局申請為CNS國家標準,促使軟體廠商能配合支援,「待相關準備作業完成,即可上路,」他說。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Freeware 2007 我電腦中必備的免費軟體超詳細列表

在「電腦玩物」寫了這麼多免費軟體的介紹後,雖然仍然有不少類型的軟體尚未寫到,但是我一直很想整理一篇我自己平常重灌電腦後基本上一定會安裝的免費軟體列表,或許是我重灌電腦的機率太大(不一定是因為軟體玩出問題),所以慢慢的為了節省重灌的時間,

除了一開始就將重要資料作業移動到C槽以外的磁碟機(例如My Documents、我的最愛等等),並且永遠準備好一份最新的硬體驅動程式外,我也會把自己常用的、需要的軟體放在一個特定的資料夾中,這樣重灌時只要到這個資料夾裡面一個個將軟體安裝回去就可以了,如果是綠色免安裝軟體就只要直接將「捷徑」放回【開始功能表】中即可。所以剛好昨天晚上又重灌了一次電腦,這次便把這份我「目前」常用的免費軟體清單提供給大家點評討論,歡迎大家繼續提供自己在各種類型軟體中的私人愛好;不過這份列表唯一的遺憾,就是關於文書處理和作業系統的部分,還是在Windows、Office的懷抱中,雖然我知道有Open Office等免費軟體,不過還是難以擺脫Microsoft的魔力籠罩。



網路篇:

雖然我愛用Firefox,但是也不排斥使用IE,更何況確實會有需要利用IE的時候。不過既然要用IE,就要用比較好的IE;最近剛剛推出獨立安裝版的Interner Explorer 7,擁有比IE6優秀很多的介面,我甚至覺得IE7的介面比原始Firefox還要優秀(要不然Firefox名列前茅的佈景主題中,怎麼會有仿IE7和Vista的外觀),然後加上標籤分頁瀏覽和防釣魚網站的功能,都讓IE7確實有資格成為一款優秀的瀏覽器。(不過聽說有些網站在IE6能用,到IE7反而不能用?我自己是沒有碰過。)

IE7Pro是相容於IE6和IE7的外掛擴充套件,目前的版本是「IE7Pro 1.1」,但是這款軟體更新補強的速度極快,相信以後應該還會繼續加強功能。 IE7Pro有簡繁體中文版,可以讓IE多出當機恢復、滑鼠手勢、超級托放、分頁標籤紀錄、自動填表、儲存長網頁為圖片、快速切換Proxy、廣告過濾、EasyHome(Opera中的快速撥號)等等功能,再加上支援使用者自己外掛Script腳本(類似Firefox中的GreaseMonkey);總之不管IE7是不是一個好的瀏覽器,IE7Pro絕對是一個非常有誠意又實用的IE瀏覽器擴充軟體。

好了,先禮讓一下IE,但是我最喜歡用的還是Firefox。Firefox確實有一些出道以來就揮之不去的問題,例如它的資源占用,但是對於喜歡求新求變的電腦玩家來說,Firefox各種五花八門的擴充能力,即使稍微損失一點效能,但是玩得過癮最重要。對於一般只想上網的使用者來說,假設你看過這篇:「現代人上網還需要知道的十件事......Web2.0 Browse」後有點心動於裡面的某些實用功能,那麼Firefox擴充後確實有能力打造成一款拿來進行Web2.0瀏覽的新世代瀏覽器。(其實像Flock就等於是此種改造後的Firefox)

  • 電子郵件

......我私心是想推薦ThunderBird,但是除了它最近有點前途未卜外,其實我自己現在大多直接到網路信箱收信。

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BBS軟體了吧!難道你還在用KKMan?別落伍了,換這款吧!雖然我自己非常非常少上BBS,所以大家應該是無法在類似PTT上發現我的蹤跡吧!

FDM算是很老牌的免費續傳軟體了,它和各種瀏覽器相容的很好,可以攔截其下載訊息,然後利用FDM的多線程方式來加速下載,下載中段也有機會可以續傳,它的新版中加入了支援BT下載和支援上傳的功能。而如果你是下載網路上的串流媒體愛好者,那麼或許Orbit Downloader更適合你:Orbit Downloader 進化影音2.0時代的專用下載軟體

不久前更新到3.0版的FileZilla,是我最常用的FTP軟體,不過好像也沒什麼其他選擇了?也有可能我對FTP軟體的需求不多也不熟,所以就安於現狀了。

系統篇:

最近我很喜歡這個系統調校工具箱,因為它簡單、好上手、介面親切,而且提供的清理工具和系統修改工具都是很實實在在的,像是基本的垃圾檔清理、登陸檔修復、卸載管理器、開機啟動程式管理器、功能表選單管理器、IE瀏覽器幫手、檔案分析器、進程管理器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工具,而現在可以打包在一起當然就更方便了。另外最新版的Glary Utilities Free也加入了反間諜掃描的功能,雖然對其效果存在一點小小疑惑,但是Glary工具箱裡的其他工具則都是品質非常優良的。

Glary Utilities包含比較多功能,但是或許CCleaner在「清理」上有其獨到且受到好評之處,或許對於垃圾檔、登陸檔的清理部分,可以改用CCleaner這個軟體。

功能豐富但完全免費的一款磁碟重組軟體,可以設定排程重組和常駐即時自動重組,另外重組時也可以選擇快速或深入兩種重組方法。雖然市面上有不少免費的重組軟體,但是我個人最常使用這一款。

很小巧的重組軟體,因為它具有不錯的磁碟碎片瀏覽介面,可以針對特定檔案進行重組,所以有時候我會安裝來做為輔助的重組軟體使用。

這是一款很棒的反安裝工具,利用它來移除軟體時,在一般軟體的正常移除程序後,Revo Uninstaller還可以幫你掃描殘留的登陸檔、垃圾檔,讓你移除得更乾淨,不過要自己檢查一下掃描出來的垃圾列表,因為裡面有可能會有不該刪除的檔案。然而瑕不掩瑜,當你碰到某個軟體不能移除時,Revo Uninstaller也可以直接幫你搜索掃描後強制移除該軟體,另外它也包含許多額外的附加功能,讓你感覺物超所值。

當你遇到應用程式在安裝執行時因為其語言和你的作業系統語言不同,而導致介面出現亂碼,你便可以透過「Applocale」來啟動這個應用程式,以使其正確的顯示出該軟體的介面文字。

安全篇:

之所以選AVG防毒軟體的原因,和我接下來要用的防火牆比較耗資源有關係,AVG的免費防毒軟體有小巧輕便的特點,雖然只有基本的防毒功能,但是病毒庫的更新與掃描能力都還算不錯。不過防毒軟體的部分很難選出一款我最常用的免費軟體,因為Avira AntiVir PersonalEdition Classicavast! Home Edition我也很常用,而且它們也都非常優秀。

很不錯的一款反間諜軟體,除了手動掃描外,也提供了「免疫」的功能,幫你在Firefox和IE中預先寫入阻擋依些惡意程式的規則。不過反間諜的掃描軟體我也會常常替換,或是同時使用兩款,所以像AVG Anti-Spyware、「a-squared Free & HiJackFree「高效」、「簡單」惡意軟體掃除工具」也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 HIPS

......我自己有時候會玩玩像ThreatFireSpyware Terminator或EQ,透過行為和系統監控來防護,這些都是對惡意程式更具即時防護能力的安全軟體選擇,但是這些軟體因為使用上比較難上手,也比較有可能碰到使用問題,所以就留待更專業的朋友來使用吧!

Comodo Firewall Pro這一款免費的防火牆,擁有很專業、很全面的入侵防禦功能,但是它真的是完全免費的,而且有繁體中文和親切的介面,算是一款比較容易上手的進階防火牆。雖然它據說效能大躍進和加入HIPS的3.0版遲遲不推出,可是目前的2.4版也已經非常優秀了。平心而論,我不會覺得每一種網路環境都有需要用到這麼強效的防火牆,你可能還需要考慮你的硬體效能,但是如果你很想試試看什麼是專業的防火牆,那麼Comodo Firewall Pro值得你玩玩看。

支援IE和Firefox瀏覽器,安裝後當你利用Google、Yahoo、MSN等搜索引擎搜尋時,在結果列表的每個項目後面可以幫你註明這個網站的安全等級,平常瀏覽網站時也會自動回報每個網站的安全級數,以免你誤入不好的網站,或是在含有不好內容的網站留下資料和下載東西。你還可以進一步去查看該網站的詳細安全資料,包含其是否有惡意連結、是否提供惡意檔案、自否會寄發垃圾郵件等等。趨勢科技推出的「趨勢科技推出免費網路瀏覽安全套件:Trend Protect Beta初用心得」是另一款有點類似的瀏覽器安全套件。今日的網路瀏覽常常潛伏著許多安全威脅,加裝這些套件也可以多一層保險。

檔案管理篇:

檔案總管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為許多作業都要在電腦的各種目錄、資料夾間切換,一款好用的檔案總管替代工具可以節省許多時間。我自己目前大多使用的是FreeCommander,它擁有雙視窗的瀏覽介面,和許多附加的檔案管理功能,讓你尋找、切換、移動檔案都更為方便。

除了替代之外,有時候我們還是會打開WIndows預設的檔案總管來進行某些操作,而QT TabBar可以幫我們將原本的檔案總管改造得更為實用,包含很棒的目錄、檔案氣泡視窗預覽功能。而QT Address Bar則可以改造XP裡檔案總管的位址列,讓其變成Vista那種階層式的效果,相信我,階層式的位址列真的非常好用。既然如此,為什麼我不直接使用者兩款QT軟體就好?因為FreeCommander有「雙視窗」真的差很多,用過就知道。

有時候你想要刪除某個軟體,但是系統告訴你這個檔案正在使用中而無法刪除,可是明明我都把可能相關的軟體關閉了,到底還有哪個軟體在使用這個檔案?這時候其實只要利用「Unlocker」,它就可以幫你找出那個正在使用這個檔案的軟體,並且將兩者間的鎖定解除,你便可以順利刪除檔案了。

其實這種工具都不是萬能的,很多檔案誤刪後還是救不回來,但是碰碰運氣也好,利用Recuva掃描一下磁碟,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回覆之前刪除的檔案。另外一個也很知名的Undelete Plus也是這類型的軟體。

在ZIP、RAR後,7z也擠身最好的壓縮格式之一,而且一般都認為它的壓縮效率更為強大。這款7-ZIP軟體除了支援7z外,也支援ZIP、RAR等其他格式的解壓縮,是一款小巧易用、支援繁體中文的解壓縮軟體。

ReNamer一直持續的更新,這是我覺得很好用的一款檔案更名軟體,它可以幫你一次處理大量檔案的重新命名與排序,使用方式需要一點點時間熟悉,但是最常用的幾個功能其實操作都很簡單。

圖文作業篇:

Foxit Reader是快速、小巧、相容性佳的PDF閱讀軟體,而且新版中保持了速度,並增加了許多很棒的功能,看來碩大的Adobe Reader除了握有PDF的原創軟體這個有利因素外,好像就沒有其他優勢了。

我會同時再安裝這一款PDF閱讀器,因為PDF XChange Viewer支援分頁瀏覽,可以將多個PDF開在同一個視窗中,這個功能真的非常方便,而且它的註解工具不會像Foxit Reader那樣幫你「贈送」一個免費版專用的印記。

我安裝Picasa除了因為它優秀的管理介面和簡單易用的修圖功能外,其實是因為我還會加裝一個「Picasa2Flickr」擴充套件,讓Picasa可以直接上傳圖片到Flickr相簿(Google、Yahoo大合作?在Picasa中增加上傳Flickr的按鈕)。不過目前這款小工具無法支援最新版的Picasa,所以我都是去下載舊版的「Picasa V.2.7build 37.23」來使用。當然,看圖軟體還有許多其他優秀的選擇,我通常還會再選擇一款來搭配使用,例如FastStone ViewerIfran ViewerXnview

之前我大多是安裝「靈格斯詞霸」,最近則是都用StarDict,感覺它在滑鼠取詞上比較精準。對於英文需要「幫助」的朋友,或許不一定要用到譯典通,用用免費的星際譯王或靈格斯詞霸也不錯。

雖然Windows本身有可以看文字檔的記事本,可是功能實在太陽春,而EmEditor除了可以清楚標明文本裡的程式語言和網址連結外,它還具有分頁瀏覽功能,可以在一個視窗查看多個文件;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指定編碼重新讀取」,可以讓你查看依些原本記事本會顯示亂碼的文件,例如非Unicode編碼的簡體文件。

雖然這個軟體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可是因為我用起來都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便繼續使用下去。ClipX可以持續記憶你剪下、複製的內容,然後在你要貼上時可以讓你在之前已經記憶的多項內容中選取。對於常常進行複製貼上作業的人來說,這種剪貼簿增強工具是很必須的,因為Windows預設的那種只能貼上最近一次複製內容的方法,實在太陽春了。

這是一款我發現以後就一直愛不釋手的筆記軟體,類似精簡版的Office OnNote,可以讓你剪輯各種圖文、檔案內容,包括方便的剪輯瀏覽器裡面的網頁資料,而且它有非常優秀的分類功能和搜索系統,讓你輕鬆管理大量的筆記資料。最近的2.0.0.372Beta版,更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使用者的中文輸入問題,現在Beta版裡可以正常的輸入中文了。我只能說,目前我還想不到可以替代它的筆記剪輯工具。

目前的新版已經需要收費,可以依然免費的5.3版倒是仍然很好用,除了有多樣化的抓圖方式外,還具備基本的繪圖功能。雖然有不少其他依然免費並持續更新的抓圖軟體,如果你想要一款簡單易用又功能豐富的工具,那麼FastStone Capture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看起來我是該開始去尋找一款新的免費抓圖工具了。

我超愛這款編輯器,當然這篇文章也是只用WLW寫出來的,它具有許多優點,即使它不支援上傳你的部落格,把WLW當作word那樣來編輯部落格文章與修改HTML,還是一樣好用。

多媒體篇:

這個多媒體集合包是最近頗對我胃口的看影片工具。之前我播影片都是用內建Media Player Classic的K-Lite Mega CodecGOMPlayer,而目前改用MuldeR's MPlayer for Windows裡面的SMPlayer,這兩款看影片工具除了內建支援眾多影片格式外,它們的設定操作都比較精簡扼要,而且支援影片的斷點續看。當然,我知道這種集合式的播放器KMPlayer更有名,或許以後有機會我會嘗試看看吧!反正這個項目的選擇太多了,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需求來選擇。

我自己習慣用foobar2000來聽音樂,除了它的輕便外,當然一些調整技巧的研究也是頗為有趣,然後它的檔案管理功能雖然沒有很炫麗,但是很實用。另外我也會放著「小巧精美的音樂播放器:XMPlay 3.4」這款免安裝又小到不行的音樂播放器當作備用。反正,就是當作電腦裡沒有WIndows Media Player這回事就對了。

要讀取ISO等各式各樣映像檔,就要利用這款虛擬光碟工具,它免費小巧,使用方式也很簡單,如果你暫時不想將映像檔燒成光碟,那麼就用Daemon Tool來掛載硬碟中的映像檔,虛擬成光碟來讀取吧!

Mp3檔案的標籤資料管理比起一般的檔案更名更困難,而這一款中文介面的「Mp3檔名與標籤修改器」除了可以讓你方便的批次修改Mp3標籤外,還可以幫你上網找到專輯資料,直接覆蓋進入標籤中,也可以幫你找到專輯的歌詞,非常好用。

已經更新到4.0的CDBurnerXP是一款很好用的免費燒錄軟體,雖然網路上有朋友提到它燒錄中文檔名會變成亂碼,但是4.0中應該已經修正了,我燒錄的結果是正常的(要不然就是我裝了Unicode補完計畫,不過這點我有時間再實驗看看)。目前的CDBurnerXP擁有簡繁體中文介面,支援創建一般資料CD/DVD,和音樂光碟,可以直接將MP3、WAV、OGG、FLAC 和 WMA 格式燒錄成音頻CD。另外它的燒錄速度很接近Nero,一片4GB的DVD大約8分鐘就可以燒錄完成。

桌面優化篇:

快捷列中,Launchy是一款很優秀又小巧高效的軟體,你只要建立好Launchy要查找的檔案資料範圍,然後在它的快捷輸入欄填入相關字詞就可以啟動程式或檔案,你不需要進入開始功能表或檔案總管中查找,省去了非常多的時間。基本上我打開軟體都是利用Launchy來操作的。

Rainlendar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免費行事曆,有漂亮的介面和很棒的管理功能,你可以在一個Rainlendar中建立多個行事曆檔案,並且共享、備份或自己移動工作上都很方便,我目前都還是使用它來整理自己的各種行事計畫。

KlipFolio可以用多窗格的方式同時瀏覽多個網站的資訊饋送項目,基本上我都會用它來同時訂閱十幾個軟體、網路資訊站點的每日更新饋送,只要打開KlipFolio就可以快速知道當日最新消息了!是一個滿方便的桌面閱讀工具,而且它有很高的自訂性,你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整合網路資訊。

又是一個很久沒有更新的軟體,可是依然很好用,Dexpot可以幫你建立多個虛擬桌面,並且讓你快速切換,你可以為不同的工作分配不同的桌面,以免桌面視窗過於凌亂,而其實Dexpot也具有很豐富的桌面視窗管理功能,算是一款複合式的桌面管理軟體,我因為常常會開很多視窗,所以這類的虛擬桌面軟體對我還滿實用的。倒是最近發現的一款只有「4個虛擬桌面」功能的「Shock 4Way 虛擬桌面精簡派與華麗派」,雖然沒有桌面視窗管哩,但是小巧的特色讓我有點想跳槽。

這個軟體對大多數人可能無用,但是對於常常要抓圖的我來說就很好用,它可以幫至你快速的將視窗調整到固定的大小。

它可以將你桌面上大多數軟體的視窗,全部都抓進WinTabber的視窗當中,然後你就可以在WinTabber裡面用分頁的方式瀏覽這些軟體程式,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視窗管理方式。我通常利用在開啟多個Word、文字檔案的時候,用WInTabber來整合會變得很利於閱讀切換。

WinFlip提供的3D特色真的很棒,有時候想要轉換心情,我也會打開WinFlip來做視窗的切換,它其實滿實用的,只是我自己習慣Dexpot和WinTabber,不過用WinFlip來轉換心情也不錯。

我是很重視螢幕保護程式的人,但是目的不是要保護螢幕,而是想讓電腦多一點不一樣的感覺。這個PowerDimmer是我很愛用的螢幕保護程式之一,它可以設定時間,然後慢慢將你螢幕變暗,我覺得那種螢幕變暗的感覺頗對味。

這個螢幕保護程式可以將你的各種相片3D化後,擺放在預設的各種3D畫廊主題當中,你可以悠遊在這個立體的世界,邊欣賞你設定的音樂,邊欣賞一幅幅掛在牆上,由你的相片做成的畫作。這是一個很好看、好聽的3D螢幕保護程式,很適合拿來放鬆心情,並且觀看相簿。

其他篇:

一個簡單易用的個人理財紀錄工具,有簡繁體中文版,對於懶得做太多複雜規畫的我來說,這款可以記錄每日開銷,並且做一些收支計算的軟體,對我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

以上,就是我重灌或平常電腦會安裝的一些基本軟體,起碼目前這都是我常用的工具,除了推薦外,也歡迎大家提供你們覺得每一類型中其它好用的軟體來交流參考。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新滑鼠概念

滑鼠對我們來說,其實沒有甚麼特別,或者甚麼驚喜。但其實在這幾年,不同的廠商均有新的構思,為滑鼠這種最普通不過的硬件,創出新的概念。

Yanko Design介紹了這款吹氣滑鼠(Blow-up Mouse),名為Jelly Click。據稱,這款滑鼠十分適合流動工作人士,因為你不用它時,可以把它壓扁。當你想用它時,就吹氣令它還原,情況就像一個氣球。只不過在使用之前要吹起它,似乎不太有型吧。



另一款由Yanko介紹的嶄新滑鼠,能測驗用戶的心跳。它能感應用戶的姆指與手掌,從而紀錄用戶的健康狀況,與使用電腦的時間。



Gizmodo介紹的Footime Mouse,就真的十分突破性,因為它是以腳來控制的。價錢為US$199。
如果用手來控制滑鼠,當然就希望這硬件能十分「貼身」地使用它。LiteOn推出的Moldable Mouse就被癮科技稱為「百變金鼠」,因為讓用戶隨意搓揉,以配合自己的手形,而且亦可以隨時移除與貼上。





日本廠商Thanko推出的USB Vacuum mouse,就把吸塵機結合在滑鼠之內。因此你可以隨時用它來清潔工作桌上面的污垢。 [ via Gizmodo ]







除了吸塵機,也有人把計算機整合到滑鼠身上,製造出USB Mouse Calculator。但我想它未必會達至雙倍實用的情況,反而越用會越不舒服。 [ via Engadget ]










從Gearfuse找到的這款骨頭滑鼠,大概是手感最差的一款。我猜用得太久,手部的酸痛可能會倍增也說不定呢。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